一对夫妻饱受风雨相伴61年 爱的信仰是彼此珍惜
芗城区东铺头街道南台社区的杨呈明、王鼎华夫妇饱经风雨,共同生活已有61年。杨呈明今年88岁,是漳州市粮食局的退休干部。老伴王鼎华91岁,是漳州市防疫站的退休干部,患有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由杨呈明照料。昨日,笔者慕名前去做客,杨老正一口一口给王鼎华喂晚餐面线煮瘦肉汤。他一语道出心中对爱的理解:“伺候她是应该的。夫妻老了就要相互照顾。”
杨呈明给王鼎华按摩头部
将时光拨回到1953年春天。在农溪专署粮食局就职的杨呈明因痔疮入住市医院手术。年轻貌美的王鼎华时任外科护士,两人因此认识。住院期间,她的温柔细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忠厚老实也深深地打动她的芳心。里面还有一段小插曲:杨呈明请王鼎华当媒人,王鼎华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对象就在你面前。”杨呈明恍然大悟。出院后,杨老主动出击,两人经常下班后到西街大榕树下散步谈心,并于1954年元旦携手迈入婚姻殿堂。
“这辈子,她为我吃了不少苦。”杨老愧疚之情溢于言表。王鼎华出生于缅甸,10多岁回国,家境殷实,大学毕业,工资和职务都比杨呈明高。杨呈明祖籍山东农村,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困难,只有高小文化,工资低,一个月才20多元。两人各方面条件悬殊,且女比男大,杨呈明比王鼎华小3岁,王鼎华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冲破阻力和杨呈明结婚。
1955年,王鼎华患子宫肌瘤。当时十月怀胎,为了保住腹中胎儿,王鼎华请求医师只打局部麻醉,疼得大汗淋漓哇哇叫。杨呈明站在手术室外,听见喊声心如刀割,忍不住请医师打全身麻醉。“文化大革命”期间,杨呈明被下放平和,王鼎华受牵连,被关在平和县医院一间柴火间一个多月,还被吊反革命家属的牌子站在大街上批斗。终于盼到拨乱反正、云开雾散这一天。夫妇俩相继恢复工作。杨呈明重回市粮食局上班。王鼎华却被安排到市防疫站工作,永远脱离医师岗位,当一名普通干部,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杨呈明、王鼎华先后退休。老两口于傍晚夕阳下散步,清晨到中山公园晨练,然后再去市场买菜,回家共奏锅碗瓢盆交响曲。杨呈明负责洗菜、洗碗,王鼎华掌厨,两人配合默契。他们还一起报读芗城老年大学,上养生保健课、读英语。为了帮助王鼎华延缓老年痴呆症,杨呈明天天陪她下跳棋。
2013年2月,王鼎华不慎摔倒,伤到脊椎骨,再也站不起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脑子也不听使唤,渐渐地连亲朋好友都不认识,只认得杨呈明。给王鼎华刷牙、洗脸、泡脚、按摩头、肩周、腿和手臂以及一日三餐的吃喝拉撒,是杨呈明每天的必修功课。杨老注意到,王鼎华呆在家里一直睡觉,出去外面看美景会笑会点头。于是他就常用轮椅带王鼎华出去溜达。除了雨天,杨呈明每天都用轮椅推着王鼎华到户外一次。沿途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陪她闲聊,俯在耳边温柔地说:“这是树,这是大桥,这是江边……”累了就坐在她身边回忆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只为唤起王鼎华没有思维意识的傻笑和点头。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严秀华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