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漳州鲜花销量大增 祭祀用品开始紧俏!
进入4月 “清明经济”热度提升
祭拜先人是国人常见的清明习俗,眼下,清明将至,“清明经济”效应越发明显。昨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市场发现,不少商家早已瞄准清明市场,鲜花等祭祀用品开始热销。
清明将至,鲜花销量大增
在市区北桥市场附近的一家鲜花店,白菊、黄菊、白玫瑰、白百合等许多祭祀用鲜花,或被扎成花束,或被装在花篮,摆在了显眼的位置。“这几天,过来咨询和预订鲜花的顾客很多,随着清明节日益临近,来购买鲜花的人数还会增加。”店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采用鲜花祭祀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清明节期间也是鲜花店销售量大增的时候。
鲜花祭先人,菊花成了当之无愧的“清明花魁”,其他素色鲜花也连带热销。据了解,今年清明,除了菊花之外,百合、马蹄莲、小雏菊等鲜花也很热销,花色以素雅为主。“现在人们对鲜花的品质要求更高了,清明祭祀送花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小花篮,很多年轻一族喜欢选择包装精美的小花束,档次再高点的就会送小花圈。”市区某花店店主说。
价格方面,据市区延安北路某花店的老板介绍,临近清明,菊花价格小涨:“近期菊花批发价涨了,零售环节每支也随着上涨1~2元。大多数市民喜欢购买20元左右的花束。”
祭祀食品销售升温
除了鲜花,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还会带上水果。正在市区某水果市场选购水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和家人去扫墓,她都会买一些品种不同的水果,“墓碑前放些水果,既好看又环保”。某水果摊的老板告诉记者,受清明祭扫需求影响,最近水果销量明显增加,其中苹果、香蕉、橙子等祭祀常用水果的销量最好。
此外,烤鸡烤鸭、烤乳猪、发糕、糍粑等“老漳州”特色产品仍是市民必不可少的供品,上周就已推出,而且销售火热。记者在市区各个农贸市场看到,玉米发糕、甜发糕、碱面等祭祀食品明显多了起来。市场上一位摊主介绍说,这几天随着扫墓祭祖的人越来越多,每天做的发糕、糍粑不到半天就卖个精光,经常是供不应求,“如果消费者要的量比较多,最好是提前预订。”该店主表示。
祭祖金猪也是很多漳州人祭祀的首选,市区一些超市为此还新开辟出一个区域,供市民选购。某超市导购介绍说,最近超市推出了清明节商品特卖,例如现在烤乳猪特价一只288元,预订的第二天就能拿到,现在买还另外送一斤发糕。最近预订的人比较多,得提前3天预订。除了熟食之外,白酒、饮料、饼干礼盒等也加入了清明期间促销行列。
文明祭祀渐成风尚
在市区北京路某祭祀用品货摊上,摆满了莲花烛、斗烛、水晶烛等各类香烛,除了传统的冥币、金元宝、假花、冥香和花圈等祭祀用品外,还有其他各类花哨的祭祀品。摊主告诉记者,在他的店内,有许多制作精美的新型祭品,比如纸质的房屋、汽车、iphone等。不过,还是纸钱、金元宝、银锭卖得最好,说明拜祭祖先,人们还是比较注重传统的。另外,总体来说,今年这类祭祀用品顾客的购买量相对去年有所下降了。
“我觉得给先人烧纸,尽份心意就可以了。”市民王先生接受采访时坦言,祭祀纯粹是个人的事情,表达的是自己对逝者的一份怀念之情,与祭祀用品的多少、贵贱没多大关系。“另外,我在选购祭祀用品时还会尽量考虑防火和环保,尽量做到保护环境,文明祭祀。”王先生说。
此外,还有不少市民表示,眼下一些新式的祭祀方式也值得考虑和选择。比如,受到年轻人欢迎的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这些低碳、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既可以表达自己对去世亲人的悼念和追思,也可以减少浪费,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记者郑俊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