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 “羊栖菜”今非昔比成“座上宾”
困难年代来充饥 “羊栖菜”今非昔比成“座上宾”
笔者日前应邀到东山岛好友家中赴宴。席间,主人烹出一道似曾相识的褐色海藻,着实诱人舌尖。“这是什么菜?”主人答:“羊栖菜,漳州沿海人俗称‘虎栖’。”顷刻间,菜碟的“羊”遂入我们“虎口”,风扫残云般席卷入肚。没想到,羊栖菜竟变得如此鲜美可口,其命运可谓今非昔比。
看着几位朋友争先恐后吃羊栖菜,便想起上世纪困难年代皱眉头被迫吃羊栖菜的情形。羊栖菜,叶为线状,是食用海藻。记得小时候家中八口人,在那常无隔宿之粮的岁月里,母亲常到海边采集羊栖菜,然后洗净加一撮捣碎的花生用油炒一炒,充当菜肴佐餐。隔三差五吃羊栖菜,吃得脸呈菜色,每见虎栖就反胃。虽然望“羊”兴叹,但为了填饱肚子还得吃,饥民靠着这海中的“羊”,挣扎着度过了一个个苦难的日子。
每逢喜事节庆,漳州沿海人习惯制作一种饭碗大小,状似龟背的红色吉祥食品,谓之“红龟粿”。做“红龟粿”必须包馅料,可在上世纪困难年代,人们只好到海边采集羊栖菜,权充粿品馅料。因此,诞生了一句至今仍在流传的俗语“红龟皮虎栖馅”,其意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个年代,人们只知羊栖菜可以充饥,岂知还可以疗疾。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羊栖菜的食疗作用:“主治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痛、破散结气、臃肿症下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下十二水肿、水汽浮肿、宿食不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羊栖菜对预防甲状腺肿大,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治疗高血压和大肠癌、胃癌以及减肥、防衰老、软化血管、消除大脑疲劳等各种疾病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今,羊栖菜一跃成为餐桌“座上宾”,百倍受宠,甚至登上星级酒楼,一碟羊栖菜与炒羊肉的价钱不相上下。发达国家也视羊栖菜为“长寿菜”,用它制成宇航食品,国内外科研机构还从羊栖菜中提炼出植物蛋白胶。常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现在,吃羊栖菜的花样特多,无论蒸、煮、炒,还是凉拌、煮汤、做菜包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林长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