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展两节市场专项执法行动 督促电商自觉
虽然还不够 但正变得更好——2014年热点消费事件盘点
新《消法》实施,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成规范(资料图片)
手机支付的消费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
刚刚挥别了2014年,我们发现,2014年的消费市场依然面临食品安全、消费方式转变、电商冲击等考验。这一年有我们关注的一个又一个新闻热点和焦点,也有许许多多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盘点2014年消费市场出现、升温和从未降温的事件,可以看到这一年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走过的历程。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2014年3月15日正式施行,其中针对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非现场购物方式的“七天无理由退货” 新规最受人瞩目。
与此同时,《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也正式实施。两大政策都有相同的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只要商品完好,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天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对电商经营行为的规范,虽在制度和实施方面仍需细化,但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对我国整体的网购市场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一方面,买家在网络上的消费权益得到保障,网购消费诚信系统也将逐步建立;另一方面,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商企业的集中度将更高,市场将更加规范,网购经营者也会建立更加完善的销售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14年,手机上网已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只需要一部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读新闻、玩游戏、看视频、购物、乘出租、开微店、抢车票、订酒店、查地图、寻医问药等等。每一天,都有意想不到的生活方式诞生。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个人电脑,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63.4%,用手机就能消费买东西已逐渐成为新的行业趋势。
2014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并于6月30日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是该法自2009年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大修。
这部被誉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草案增设对失职官员引咎辞职情形,不光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对失职渎职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实行最严肃的问责,对违法作业的检验机构等实行最严格追责。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对入网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明确管理责任。草案针对保健品生产经营、注册备案等方面作出规定,并明确禁止贴牌、分装等生产方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增设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此次草案,让消费者看到了中央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也看到了食品安全的希望。
2014年11月1日起,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其中,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餐饮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示促销内容,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促销活动期间,餐饮经营者不得故意拖延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降低商品质量或服务水平。对于餐饮经营者违反《办法》的行为,最高可处3万元罚款。
《办法》的出台有助于促进餐饮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有助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过有报道称,禁令实施后仍有部分餐饮企业设最低消费,或通过改换名目、变相涨价等方式来收费。此外,不得自带酒水、收取餐具费等其他餐饮业霸王条款更有待相关部门出台管理办法加以规范。
市场中的有机食品种类多样,认证标准不一,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难选择。2014年4月1日,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施行,新《办法》对有机产品的要求有着重大变化,除在统一管理、完善认证、加强监督方面进行了增加、修订外,取消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及其标志、含有机配料加工产品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标志规定。
新办法还提到,有机配料含量(指重量或者液体体积,不包括水和盐,下同)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消费者在购买有机食品时,可看清有机食品是否具有认证机构名称、有机码和有机产品国家标志,具备这三项才是真正的有机产品。同时,也可以刮开涂层获取有机码,到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真伪。
馒头、油条是消费者常吃到的食品,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出了重大调整。
从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7月1日前已按照相关标准使用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不过,在海蜇、油条、炸糕等食品中,还可添加,但是不能超过100mg/kg的标准值。
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八项规定等影响,高端白酒业延续上一年度颓势,呈现销量与价格齐跌。不少高端白酒放下身段,进行特价销售。
龙头企业价格的下沉,挤压了次高端白酒的市场空间,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舍得、酒鬼酒、郎酒、古井贡、洋河等次高端酒出现滞销。面对新形势,高端酒纷纷向中低端酒转移。与此同时,酒企与酒类电商之间的矛盾也在2014年开始升级。面对电商们的“价格战”,五粮液、郎酒、剑南春和山西汾酒等纷纷站出来“围剿”电商。而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的加速,白酒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箭在弦上。2014年,两大白酒巨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都对其国企改革提出了时间表。
“2013年年初时,千足金价格曾一度超过400元/克,最高达到408元/克。但经历持续下跌,金价已跌至3年前水平。”市区某品牌金店一销售员告诉记者,2014年虽然没有再出现2013年那样的暴跌,但“跌”仍是黄金市场的“主旋律”。
伴随着国际金价的暴跌,漳州的金饰价格应声下调,其中千足金价格全面进入“2时代”。 以周大福为例,2014年10月份时,千足金饰品、金条价格分别为312元/克,300元/克,仅过了几天,就已经下降为298元/克、293元/克。位于市区中闽百汇、新华东路附近的几家黄金珠宝店千足金价格甚至给出了255~272元/克。不少商家表示,这样的价格刷新了2014年年内金饰品的低价纪录。(闽南日报记者 郑俊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