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市食药监局完成机构改革 告别“九龙戏水”

2014-12-12 07:14 来源:海峡导报 0

  好处:告别“九龙治水”

  漳州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介绍,重组后,撤销直属分局,将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

  例如增设芗城、龙文两区食药监局,归地方政府管理,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同时,整合原来其他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及药品管理职能职责,不仅理顺了各部门关系,重要的是,更有利于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以前人家说食品安全是‘九龙治水’,多头监管,分段脱节,让人头疼,此次改革就是要告别‘九龙治水’。”该人士表示,此前,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食品安全监管只是综合协调。如今将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都纳入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对食品质量问题的追溯更方便。另外,新建应急管理科,并将市食安办设在新组建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将更加及时和集中统一。

  此外,组建食品药品执法支队和食品药品审评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两个下属事业单位,不仅解决了执法队伍人员编制问题,同时也加强了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力量。

  特色

  食品安全可溯源

  据了解,此次机构改革,漳州市食药监局专门设立了电子监管科。“专门设立电子监管科,这举措在全省是唯一的,是一大亮点。”漳州市食药监局法制科黄志忠介绍,电子监管科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全市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从9月份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该局已协同相关运营商、软件商走访并签约首批示范企业103家,软件安装并已采集数据企业61家(其中,生产企业13家、流通企业41家、餐饮企业7家),视频监控已采集企业5家,使该平台建设工作能够有序稳步开展。

  据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漳州市首批示范企业中的食品生产企业61家、食品批发零售企业127家、餐饮服务及学校食堂29家。

  同时,分别在县局设立分平台,将数字化监管方式延伸到各县(市、区),通过整合数据资源,特别是对“肉制品、婴幼儿奶粉及乳制品、白酒、学校食堂”等相关敏感产品生产企业单位,以及近几年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实现食品安全“来源可查,过程可控,去向可追”,积极推进漳州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微评

  “九龙治水”一朝变成“一龙治水”。

  以前,食品监管体制以分段监管为主。各个机构部门负责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一到两个环节,这一看似环环相扣的“九龙治水”链条结构,存在监管部门多、监管缺乏有效衔接、监管责任难以落实等弊端。

  “九龙治水”终是治不好水的,如今,变成了“一龙治水”。这条“龙”应该是强龙,有责任、有担当的强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唱好“一龙治水”这出大戏,使得广大群众受益。(导报记者 沈华铃 赖雅红 杨艳娜 文/图)

  相关阅读:漳州县级机构改革方案全面解读 两县单设旅游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县级机构改革方案全面解读 两县单设旅游局
下一条:男子跟踪已婚女网友住处 半夜欲借酒劲图谋不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