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景区拆除所有广告牌 留下一片干净的沙滩
慰问伤者:
景区承认过错,多方协调分摊赔偿
对翡翠湾景区的两篇重磅海都调查,在网上引发共鸣,被人民网、新华网以及新浪等广泛转发;微博有数十条留言;在“闽南网”、“海都微漳州”两个微信公众号即有6000次原文阅读。
面对舆论的大量关注,景区负责人也对推脱责任的态度道歉。
“在我们景区内发生事故,我们有一定责任。”翡翠湾景区业务部王经理承认,景区管理不当,会承担起相应责任,已去看望陈女士,并带去2000元慰问金。
“景区前期没有积极介入这件事,我们深表歉意。”王经理说,景区运营时间不长,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件事对完善服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后将给游客更多人文关怀,也希望游客多提意见。
本报持续报道后,漳浦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景区方面,前往医院探望受伤的陈女士。
陈女士被沙滩摩托车撞伤后,方先生一家人的生活全乱了。原来陈女士除了负责经营小店,还要接送小孩,为一家人做饭,现在,她要3个人轮流照顾,恢复情况还要等两个月才能确定。
目前,除肇事者前期垫的医疗费用,方先生已花费7000多元。漳浦县方面要求,由六鳌镇和六鳌边防所协调肇事者、景区和沙滩摩托租赁者,明确责任,给予合理赔偿。(海都记者 杨清竹 见习记者 吴芳 文/图)
□快刀短评
舆论监督更能出美名
在我们报道翡翠湾景区问题之前,很多读者尚不知道漳浦有这样一个景区。这次监督报道,闽南读者和海量网友围观,看似让翡翠湾景区出了一次恶名。不过,旅游市场乃是一个口碑市场,旅游资源更是难以复制。考虑这两大因素,媒体的及时监督报道,则是实实在在帮助了经营者和景区。
试想,如果媒体视而不见,或者选择沉默,只会有更多游客不满景区的做法,只会发生更多安全事故,口口相传,最终景区将只剩下恶名;而景区长此以往,掩盖问题,讳疾忌医,也只会在恶名之路越走越远,对于景区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或将在劫难逃。
知名景区是地方的一张形象名片,是当地人的荣耀。但从资源归属来说,景区显然是一种公共资源,当地部门和经营者都只是受托人。
对于经营者来说,如果他们真能从这次监督中获得促进,恐怕该彻底抛弃“儿卖爷田心不疼”心态,不能一味开发赚钱,而是要维护景区,提升旅游体验。
而对于当地的监管者、村民以及游客,只有共同维护和提高翡翠湾的品牌美誉度,当地的旅游市场才能真正健康繁荣,开发经营和资源保护才会相互加分。
舆论可喜地看到,漳浦县政府已经召集多方会商,出手监管;景区也表态道歉,积极整改。这些行动来得很快,几乎在报道次日即着手实施,这就是对翡翠湾景区最大的负责。我们相信,这些实际措施,最终会让游客获得实惠,也能让景区美名远扬。(环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