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漳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九个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2】
加快规划建设四大产城
良性互动的经济增长极
按照省委提出的“山区主要抓生态保护,沿海主要抓经济发展”的思路,科学谋划发展集聚平台,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产业布局有机融合,重点打造中心城市和环东山岛两大城镇组群,并从中加快规划建设四大产城良性互动的经济增长极。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范围拟包括漳浦县古雷镇、杜浔镇、沙西镇、霞美镇等区域。要以《古雷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批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推进古雷开发建设,优化提升各项规划,做到集约节约用地,加快实施园区化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抓紧实施古雷半岛居民整体搬迁。特别是要加速推进在建的石化项目,推动中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加大石化中下游产业项目引办力度,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同时,要依托石化大项目建设,推进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与漳浦县城、环东山岛区域联动发展。
厦门港南岸新城。范围拟包括漳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和龙海的大部分乡镇等区域。要依托漳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扩区,把龙海石码、浮宫等10个乡镇纳入扩区范围。坚持城市、产业、港口三位一体,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和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临港工业,精心打造“对外更加开放、与台湾深度合作、与周边地区联动协调发展”的新兴生态型港口工贸城市。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拟包括圆山新城和南靖县靖城镇、芗城区天宝镇等区域。要实行“一区多园”运作模式,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坚持高位谋划、科学布局,设施先行、重点突破,协调联动、责任明确,着重发展以先进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高端研发、科技孵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成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重点区、闽南文化生态产业的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环东山岛经济开发区。范围拟包括东山、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全域以及诏安、云霄部分区域。这一区域产业基础薄弱,相关的三个县和开发区要加强互动联动,既要用好国家级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等已有的平台,又要抓紧打造更高更大更新的平台,发挥台侨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广东的产业对接,加快乌山景区整体开发,培育壮大光电光伏、海洋生物科技、新型能源、石化加工、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努力建成对台产业深度合作区、闽粤经济合作先行区。各县(市、区)也要明确各自的重点区域,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规划建设。
【关键词3】
突出重点区域
重点领域重点项目
重点区域包括全市四大经济增长极和各县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即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工业、能源、城建、交通、服务业、生态、农林水、社会事业等八大领域;重点项目即从全市四大经济增长极和各县的重点区域中策划生成、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并占到全市所有项目的绝对比重。
按照全会提出的目标,今后五年全市将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这次市里出台的《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五年可接续的重大项目236个,总投资超1万亿元,相较于目标还缺口5000多亿元。因此,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快策划生成一批新的重大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里的专项规划盘子创造条件。
【关键词4】
强力加速工业跨越
加速工业跨越,漳州有基础、有平台,更有机遇、有空间。近五年来,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以年均21%的增幅快速增长,总量翻了一番以上,并建起了一批工业发展平台。特别是这次中央赋予我省一系列特殊政策,给我们大抓产业项目带来了难得机遇。作为后发地区,漳州丰富的土地、岸线等资源,也给加速工业跨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强力加速工业跨越,要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大力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培育石油化工、特殊钢铁、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13个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实力。要加强载体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承载工业大项目的能力。要强化创新驱动,加大产学研协作力度,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转型升级,打造漳州产业升级版。力争到2018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比2013年翻一番以上。其中,石油化工年产值达3000亿元、食品加工年产值达2000亿元、特殊钢铁年产值达1000亿元、装备制造年产值达1000亿元,电子信息、造纸、建材年产值各达500亿元,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年产值各超百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