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卢沟桥事变77年纪念日 听漳州老兵说抗战的那些事儿

2014-07-08 10:52 来源:闽南日报 0

  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77周年纪念日。时光如矢,今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已然寥寥。在漳州,我们有幸找到了其中几位。他们经历各异,但追溯起那场保家卫国的抗战,心声很多、激情未泯。当他们向着镜头敬礼时,那一只只长满褶皱的手依旧孔武有力,举起、放下,再举起、再放下——仿佛当兵抗战的日子就在昨天,每一次敬礼都饱含尊重,都寄托着对抗战已逝战友的怀念。本报今邀你一起走近咱厝边的老兵,听他们口述共赴国难中的历史,以期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严天元是漳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副会长,今年96岁。严天元1941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步兵科,曾任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的警卫大队长。

  昨日,当笔者来到其位于北京路的老房子时,老人家正光着膀子在天井下乘凉。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场景,他似乎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

  年轻时的严天元,从龙溪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漳州百花村等地教书。“我们当老师的总是教孩子要爱国、要奉献。国难当头时我当然应该以身作则。”谈起参军的缘由,严天元斩钉截铁地说。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训练部到漳招考,严天元顺利通过考试,赶赴福建长汀集训数月,后被分配至湖南武冈分校就读。

  从军校毕业后,严天元随数十位福建老乡到重庆训练,准备赴南洋联络华侨进行抗日。“没想到,当时滇缅公路沦陷封闭,所以也就没有成行。”因此严天元被派到江西赣州训练部队,主要负责招兵及训练工作。

  随后,严天元在国民党国防部税警总团第十七团服役。抗战时期,海盐进不来,云南贵州一带都得靠四川的锅巴盐背过去,严天元则负责沿途保卫。有一次,在保卫的途中,严天元遭遇了日军空袭。“日本人的飞机投下炸弹后,许多战士都被炸死,但战友们无所畏惧,往前冲与敌人厮杀。满地尸体,也来不及悲伤便又投入了战斗。”

对于95岁的陈榕老先生来说

  对于95岁的陈榕老先生来说,与死神擦肩而过不止一次了。前段再次“死里逃生”,乐天的他谈起往事历历在目。

  陈榕生于福州永泰,1941年自黄埔军校毕业后,曾任86军67师200团二营二连机枪排排长。他的任务是守卫衢州机场。衢州机场是当时美军轰炸机补充油料的机场,日本兵必争之地。

  陈榕告诉笔者,曾经被日本兵包围了一个星期,造成给养严重不足。我军便将稻谷放在石板上磨,再拿到河里淘洗。尽管如此,米里仍然掺杂着不少谷子。然后用纱布包着米,放在大锅上蒸,再将蒸好的饭团悄悄送到战地上。

  而在守卫衢州机场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不计其数。谈起一位年仅20岁的老乡阵亡时,陈榕说:“他不是给炸弹炸到的,而是震到心脏,给震死的。”原来,日本飞机突袭,对战地进行扫射,这位老乡正带着队,飞机扫过,他急忙卧倒,结果被炸弹的冲击波震死了。“当时,武器装备不好,但我们敢冲。我们一个连100多个人,后来只剩下20多个人。”

  “当时一个营里面只有三个机枪排,而我们的任务更多是为冲在最前线的步兵们提供掩护。”提起战斗,陈榕说,“我们没有飞机,大炮的射程也不及日本装备,很多时候只能依靠重机枪,以及士兵们的浴血奋战。”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第二届闽粤漳州潮州梅州平安边界联席会在潮召开
下一条:漳州市“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通报结果出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