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小记者夏令营迎开营第一课——新闻采访
领到“记者证”啦
闽南网7月6日讯 心心念念的太保——海都小记者夏令营第一季,在海都小记者们的热切期盼中,昨天终于迎来开营第一课。30名报名成功的新一批海都小记者,悉数到场,聆听海都报首席记者苏禹成为大家带来的夏令营第一讲。
苏老师的第一讲,分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展开。新闻采访课上,苏老师说,采访是写作最基础的素材,唯有采访越扎实,获取的资讯越多,才能更好地完成一篇稿件。而为获取有用信息的高招又在哪里呢?苏老师分别从聊天技巧、聊天用语和聊天切入点等多方面详细讲解,技术分析深入浅出,授课语言诙谐幽默,加之举例生动有趣诸多特点,使得30名小记者在课堂上轻松自如,完成了最初的采访技巧训练。课间休息的10分钟,部分小记者更是不愿轻易错过,兴致盎然地模拟采访起大记者来。
第二节的写作课,对于有写作文经历的小记者而言并不陌生,甚至大家都还能说出记叙文的一些写作手法。可是,到底要怎样去丰富自己笔下的文章内容,让形象更丰满,那就来看看小记者们在苏老师的指导下,都是怎么“截取”素材的吧。(海都记者 黄一红 林深圳 方锦燕 郑娟娟 白志强 文/图)
模拟采访环节,小记者们可认真了
模拟采访
前情:有报料者称,一个农场里,发现了一棵神奇的树,晚上的时候它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还会散发出奇特的香味,不过白天的时候,它就消失不见了。现场只有几个村民看过,一个专家到过现场。本报记者郑娟娟扮演村民,要求小记者采访此事。
1.首批上台模拟采访的是小记者黄芷毓和袁林奕。
黄芷毓:“你好,我想问一下,你大概是几点看到的?香味是怎样一种味道?发出的光芒具体是什么颜色的?”
袁林奕:“那棵神奇的树树干大概有多大?树旁有没有河?”
“村民”:“晚上7点多看到的。香味是一种淡淡的幽香,树发出的是像彩虹一样七色的光芒。树干很粗,一人环抱不过来。树旁没有小河。”
点评:虽然这两人是首次参加海都小记者活动,但他们的表现很专业。
2.来自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许骢龄和四年级的郑凯东小记者,俨然一副成熟记者的模样,所提问题直击重点。
许骢龄:“请问,这棵树出现之前,周边有没有什么奇异的现象?”
郑凯东:“神奇树晚上出现时,你有没有听到巨响?树在白天什么时候消失的?消失的时候,地上有没有留下巨大的坑?”
点评:这两个小记者分工合作得很好,所提问题很深入。
3.郑子建的追问延续到课后
临近下课,很多小记者还有满满的问题,却没得到提问时间。课后,遂追着目击者不撒手。
郑子建跟在目击者“村民”后面连连发问,请问,那棵树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请问,留下的树坑有多大?请问……
点评:问题问得很全面细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