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诏安一吸毒男挟持妻女 开液化气扬言杀人炸房
吸毒男挟持妻女·反思
挣脱“毒魔”并非易事
戒毒所里,一吸毒者骨瘦如柴,走路都要用拐杖
闽南网6月19日讯 如果不碰毒品,诏安男子李某或许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可这一切,都在他与毒品碰触后远离了,甚至出现了他挟持妻女扬言杀人炸房的令人唏嘘一幕。
怀揣与事件中人物类似心情的,还有漳州62岁的吴阿姨。看着5岁的外孙,她心头沉甸甸的。因女儿吸毒,外孙早产。而反复吸毒的女儿,如今被送往福州强制戒毒;女婿也因为复吸毒品,如今不知所踪。
吸毒的孩子,能戒掉吗?吴阿姨几近绝望。
昨天,漳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柯佩如说,理论上,毒瘾能戒,已经有不少戒毒人员,从该所脱毒后,重新回归到社会。但,戒毒并非易事。
从全国禁毒网发布的动态信息看,目前,戒毒人员复吸率高达65%以上。从全国戒毒环境看,主要由公安部门主导,靠强制隔离戒毒及社区戒毒、康复,帮助吸毒者戒毒。可回到社会,戒毒人员怎样才能断绝毒源,这需要家庭、社会系统的大力支持。
而戒毒、禁毒,不仅仅是6.26国际禁毒日才有的话题,更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
【吸毒之事】
17岁那年的好奇尝试,她的人生彻底变了
漳州迎宾西路边上的漳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内,一片绿茵点亮了昏暗的视野。
漳州很多吸毒人员都在这里呆过。艳彤(化名),1982年出生,已经第3次来到这里。从女子脱毒监区出来,知道要拍照,她边走边捋着头发。她长得清秀,说话不紧不慢。
艳彤家在漳浦佛昙,小学毕业后,在家里帮忙养殖鲍鱼。1999年,那年她17岁,也就那一年,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
“第一次吸毒是因为当时闺蜜吸食海洛因上瘾了,自己不相信,好奇尝试。”她还记得第一次吸食海洛因的状况,“一直呕吐,全身轻飘飘”。
不到一年的时间,艳彤便从用锡箔纸吸食到用针筒注射。
“每个月要花一两万元,根本赚不够花。”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逐渐被拖下水。艳彤有个小自己4岁的弟弟,看着姐姐毒瘾来后的难受样子,弟弟于心不忍,于是便从父母那里骗钱,然后偷偷给姐姐去买毒品。2005年,为了给姐姐筹毒资,17岁的弟弟上街打劫,被判刑10多年。
尽管已经32岁,艳彤还单身着。其实,她也有过属于自己的爱情。可几次三番都戒不了,两人最终分手了。
在一旁的民警鼓励她,再过几天就可以出去了,要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不过她并没有特别兴奋,因为她清楚,毒瘾并没那么容易戒除,她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
【吸毒之害】
传统与新型毒品,严重的会损害心脏、大脑
“凡是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是毒品,像传统的鸦片、海洛因,新型合成毒品冰毒、K粉都是。”漳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柯佩如说,成瘾性,正是毒品的魔性所在,使吸毒者“不吸不行,非吸不可”,产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依赖。
传统毒品的危害:
如海洛因,主要对吸毒者本身伤害大,病痛非常剧烈,“刚开始是吸食,后面可能就变成注射,全身找血管注射,最后找不到地方可以注射,全身疼痛,会得静脉炎、血栓、脑梗等疾病。”
新型合成毒品危害:
如冰毒,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尤其会导致精神分裂,性格偏执、狂躁,会产生幻想,可能伤及身边的人,这样的案例不少。”
【戒毒之困】
有药物和心理治疗等,但戒毒者复吸率高
案例:“你们不要拍我正面哦,我还想娶媳妇呢!这次我有信心,能戒掉毒瘾。”望着窗外的细雨,41岁的阿伟(化名)眼中,有坚毅的目光闪烁。所幸,这些年家人没有放弃他。
柯佩如说,其实每个从戒毒所成功脱毒的戒毒人员,都有机会成功戒毒,但需要家庭、社会为其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戒毒的黄金时期,是吸毒者刚开始沾上毒品时,“这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这时候第一次戒毒能戒掉,那么后面就可能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第一次戒掉后,家人最好能给戒毒者换一个生活环境,脱离原来的生活圈,断绝毒源。然后,帮助戒毒者找到其感兴趣的工作,让其重新找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戒毒人员送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前3个月主要是药物治疗、身体康复、思想教育,通过适当的劳动脱毒。3个月后,将移送司法机关劳教所,重点进行行为矫正、心理辅导。2年时间,戒毒人员成功脱毒后,将会移交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脱毒人员3年内要定期到工作站检查,防止其复吸。“可现实是,戒毒人员复吸率还是很高。”
有脱毒者回归社会后,遇家人不信任、朋友隔绝
案例:女儿吸毒,还找了个吸毒的丈夫,生下孩子,却根本无力抚养。如今,62岁的吴阿姨靠着微薄的房租,独自将外孙带到5岁,“我都记不清我女儿进过几次戒毒所了,我已经绝望了,对她不抱希望,只指望这个孩子能健康成长。”
“从全国禁毒网发布的动态信息看,目前,戒毒人员复吸率高达65%以上。”柯佩如说,目前漳州戒毒所里反复戒毒的人员不少,有的甚至是六七次。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吸毒人员难以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戒毒所跟踪回访发现,很多脱毒人员回到社会后,家人对其不信任,朋友与其隔绝,将其重新推到社会边缘,回到原来吸毒的老路,有些甚至拉身边的朋友、亲戚下水,靠以贩养吸。
芗城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志愿者叶旺根说,经统计,工作站从2012年成立到今年5月,该站登记在册的有戒毒康复人员80多名,就有不少康复戒毒人员经常不按要求,到工作站定期检查,针对这类人员的管控,只能靠公安机关再次抓获,强制戒毒。“戒毒是一个社会系统工作,希望全社会能参与进来。”
【禁毒之声】
民间人士13年宣传禁毒,呼吁更多人参与
戒毒难,难戒毒。民间禁毒人士漳州市气象局气象测报员林老张,想了很多,“戒毒不如禁毒,禁毒不如从源头上,让大家认清毒品的危害。”
林老张的叔公,年轻时因吸大麻过世,这让林老张从小就对毒品深恶痛绝。而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恰好是林老张的生日。2000年,林老张在自己生日的那天首次参与了禁毒宣传,帮忙发禁毒传单,这一参与就是13年。
而从2006年,林老张开始摸索一套长效的禁毒宣传机制,自己找企业赞助,拉广告、设计版面、制作宣传栏,设置在各个社区出入口、学校、经济开发区、车站、医院、农贸市场等人群聚集地。
漳州市禁毒支队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公益宣传栏设立以来,市禁毒部门共接到通过栏目获悉电话举报吸贩毒线索50多条,咨询漳州市戒毒所地址及戒毒相关情况900多人次,咨询禁毒相关法律法规3115人次。
“我觉得宣传还不够,看着越来越年轻化的吸毒人群,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摸索出更多的禁毒宣传方法,让全社会认识毒品的危害。”林老张说。
【数读】
●目前漳州在册吸毒者5000多人:漳州有5000多名在册吸毒人员。所谓在册,是经公安机关记录建档的,还有一些游离于管理之外的吸毒人员。
●年均增长15%:近5年漳州吸毒人员登记总数年均增长15%左右。吸毒主要集中在芗城、龙海、漳浦、平和等地,这四个县(市、区)吸毒人员占全市的70%多。从吸食场所来看,集中在娱乐服务场所、宾馆、出租屋和“黑迪吧”等。
●35岁以下吸毒者占68.9%:漳州公安部门的数据显示,漳州在册的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占比逐年上升,其中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比为68.9%,未成年占1.3%。
●去年以来破获涉毒案件280起:去年以来,漳州共破获各类毒品犯罪案件280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29名,缴获各类毒品749.19千克。因吸毒致死、致幻而寻衅滋事、放火等的极端案件时有发生。 (注:以上数据均为漳州市公安局去年至今年5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海都记者 苏禹成 陈青松 梁政 周杨宁 杨清竹 白志强 文/图)
相关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