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发区向全国征新名 最佳征名可获2万元奖金
2014-06-06 07:59 来源:闽南网
1
□相关链接
官方的尴尬
22年几经更名 开发区名称混淆
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辉称,一直以来,开发区人都有一个心结,那就是开发区的名字,名字长,不好听。22年间,官方、民间,开发区名字几经更换,为人所诟病。而开发区名称的问题,则与开发区22年的发展沿革息息相关。
1992年
为对接海峡两岸港口贸易,国家决定在海峡西岸建一个大型码头群,地点就选择在了龙海港尾镇,由香港招商局及中银集团主导开发。创办伊始,定名为“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民间简称“中银开发区”、“港尾开发区”。
1995年
漳州市政府给予“漳州开发区”的官方简称。
1998年
中银集团退出开发,更名为“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
2005年
随着招银港区并入厦门港,对外官方统称“厦门港”,开发区人还曾自称“厦门湾南岸新天地”。
不仅民众苦恼,官方也深受困扰,频繁地更替名字,开发区官方的印章都得跟着更换,而且,过长的名字,单位印章都不好雕刻,现在最常用的是“漳州开发区”这个名称,显然在地区标志上不清晰,不能显示出靠近厦门的地缘优势。
2010年
2010年,漳州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名称也改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而随着当地港口经济的发展,开发区已拥有万吨级泊位码头10个,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木材、食品集散基地,民间又开始称之为“漳州港”。 (海都记者 陈青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