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大南坂一母亲挑蛋赶动车看儿子 累到坐地睡着
发现者:
等到母爱成墙上画像 一切都太迟
“我的母亲,跟那位母亲一样,时时想着为儿女好。”林长生说,前晚,他是提着母亲备好的菜脯、土鸡蛋和三层肉,上了动车的。
“这些好料,都是自家的。”林长生说,每次出门,母亲都要忙得团团转,提前备好他喜爱的吃食。动车上,这名70后记者,看着那位母亲的心意和疲惫,感动不已。
林长生说,他以前很少回家,但父亲去世后,他发现母亲一下子老了很多,没人陪伴,孤苦得很。为此,他坚持半个月回家一次,想多陪陪母亲。但即便是这样,林长生仍觉得心疼:每次回家,都发现母亲白发又多了一些。
“儿女成人之后,离开了家,陪伴母亲的时间真是太少太少了。”林长生呼吁,在母亲有生之年,儿女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多打打电话。“尽孝当及时,等到母爱成了墙上画像,一切都太迟。”
儿女成家,又有了儿女。这时候,尽孝成了言传身教。林长生说,一代做给一代看,等自己老了,儿女就会懂得。每一代人都应满怀敬畏,接力传承下去。
【分享】
被母爱感动的一瞬间 镌刻在心
昨日,腾讯网大闽网页对此事作了调查。截至昨晚7点15分,88.8%的网友认为母亲挑20多斤蛋赶无座动车探望儿子,母爱的伟大让人感动;92.4%的网友经历过类似的感人时刻。海都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市民,分享被母爱感动的一瞬间:
1.妈妈睡着了,左手还抓着字条
林先生 29岁 公司职员
妈妈一直在乡下生活,识字很少。这些年,每次换手机号码,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回家,告诉她。她会撕下一张日历,把号码写上,藏在床头。闲时,她把字条取出来,给我打电话。
妈妈50岁这年,得了一场大病,已不能下田种菜。那阵子,每天晚上,我都会打电话给她,陪她聊天。但因晚上常常要加班、应酬,打电话也就很难坚持。妈妈挺理解的,也不来事,只是交代,闲下来回个电话给她。
上周末,我搞突袭“回家”,本想给她惊喜。轻轻推开家门,妈妈还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我走近一看,手机掉在地上,但她手里抓着一张字条。那字条上,写着我的手机号码,还有一行歪歪曲曲的字:儿子忙,晚上10点以后。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爸爸说,每个晚上,妈妈都在等我的电话。
2.药罐摔破了,妈妈一路哭回家
小王 20岁 大学生
每年春天,咳嗽都会缠着我。妈妈很担心,隔几天就来学校看我。我家在长泰偏远山村,到市区有60多公里路。妈妈要先坐公交到县城,再转车到市区,一趟下来要2个多小时。
她快50岁了,常年劳作,身体不好。我一直劝,但她给我送药,仍雷打不动。每得偏方,她都要自己熬草药,提着药罐送过来,给我喝。
前天下午,妈妈来学校时,鞋子和裤管都是泥水,眼睛发红,手里那药罐也不像旧的。问她怎么了,不肯说,只是一个劲儿催我快喝药。
待我喝完,她说要赶车回家,匆匆就走了。这挺反常的。我赶紧给爸爸打了电话。电话那头,爸爸一阵叹息,问了好久,才跟我说实情。
爸爸说,那天中午,妈妈在县城下车时,被一个小孩推了一把,药罐子甩了出去,破了,汤汤水水流了一地。妈妈只好回家,买了新药罐,抓了药重新熬。爸爸说,妈妈是哭着回家的。她一直说自己老了“没用”,又担心来不及送药,怕我咳嗽加重。下着大雨,她拎着新药罐,一路小跑,到村口的公交站台。
我记得,家门口到村口是3公里的泥路。那天晚上,我流泪了。我想,亲情入药,药效一定加倍,我要快快好起来,让妈妈安心一些。
3.妈妈不畏晕车,为我送药迷路
庄先生 52岁 司机
我是一名的士司机,因为长年开车,腰椎出了问题。母亲现年72岁,因为会晕车,很少出远门,住在南靖老家。前一段时间,她让邻居打来电话,告诉我,从山里挖了一些草药效果很好,让我回去拿。不过因为忙,我把这事儿给忘了。
一个多星期前,一个陌生人给我打电话吓了我一跳。原来,母亲独自一人坐车到西站,结果一下车就迷路了。
当时下着雨,看着她一个人背着一袋草药,撑着雨伞,内心很不是滋味。
编后
《舌尖二》播出已7集了,第1集《脚步》的感动还在耳边。
漳浦母亲的举动,再次将“食物脚步”的感动,带到眼前。
就如解说词所说,这故乡的味道,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
它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故乡。
它一头锁定了同属味道的家人,另一头则牵绊着亲人的爱。
并不贵重的食物,因为有了这沉甸甸的爱,变得爱不释手。
寻常母亲的举动,因为这良苦用心的坚持,变得催人泪下。
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是家所在的地方。
身为儿女的我们,除了珍藏这家乡味,请别忘常回家看看。 (海都记者 苏禹成 肖和勇 长旺/漫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