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11年玩味古钱币 自创古玩团队热心公益
收藏时遇到假币 却把这当成一种经验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经验,交完‘学费’,下次就不会再错了”
当时的周志军,不懂鉴定估价,但是在他眼里,它却很有故事。“我哥哥有做古玩收藏,一放学我就跟着哥哥去古玩市场逛,山西的古玩市场几乎都去过了,这个周末去大同的、下个周末去太原的……见什么收什么,还经常跟着摩托车到农村里找钱币。”
然而,收藏古钱币并非顺利。他也曾经收到假的、不值钱的钱币,现在他已不再“失手”,自学自创出了一套古钱币收藏之道。而每次收藏,都会将新藏品登记在册,他也有一套鉴定之法:“一听二看三判断”,先听声音,钱扔到地上,清脆声是假铜钱,沉闷为真;银币则要柔和悦耳,如尖锐刺耳为假。其次看铜锈、钱孔,“比较平整的是真钱,不平、有毛刺的是假的,银币看包浆、看边齿。最后,用鼻子闻,后期处理的有一些化学药水的味道……”
在闽南师范大学上学,周志军接触到更多的闽南古钱币文化。
为能更快融入漳州收藏市场,如今,课余、周末他经常“混”在漳州古玩市场,每个周末早晨5点多起来,跟大伯、大叔一起摆摊,玩钱币。
毕业后继续做收藏 还热心公益
扩展团队,帮助更多志同道合的大学生追梦人
现在,随手拿起一张纸币、一枚钱币,周志军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在行内,钱币都是以稀有、存世量为标准,我收藏过一枚较特殊的钱币是安史之乱的‘德壹元宝’。”他较为得意的,也是这枚收藏,此外,收藏的一些战国时期贝壳币、先秦甲骨币、满洲陶土币等异形币都是较为稀有的。
“志军是一个很认真的同学,在学习专业课之余,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经济学院2011级的学生小林说。
“在做收藏之初,他遇到不少困难,但没有灰心没有气馁,三年如一日,现在他在漳州古玩市场已小有名气,也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古玩做得很专业。”经济学专业辅导员张崇燮老师说,另外,志军还利用创业赚来的微薄收入,赞助过学校多个社团活动。
浙江温州古玩市场的资深玩家王大烛对周志军的诚信很是赞赏:“小周为人厚道,做钱币收藏也很诚信,他做的都是老钱币,他学习多年,也掌握了自己的判断技巧,他身上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特质。”
对于未来,周志军说,毕业后,还将扩展团队,目前团队有四个人,相互替补着做,接下来他还将帮助更多志同道合的大学生追梦人,准备参与更多公益活动。 (海都记者 胡婧 戴江海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