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元购买减肥汤 送来竟只有荷叶干
收集商家信息
以备维权之用
同时,12315工作人员给出了一些异地维权成功的案例,以供参考。
4月初,四川省谭先生在电视上看到黄金首饰的购物宣传广告,商家称八件套纯金首饰惊爆价只需597元,且保证是真货。谭先生心动了,就马上订购了一套,谁知到货之后却发现,这些纯金的首饰只是镀金、粗糙的假货首饰。
谭先生马上联系商家要求退货,却遭到百般推诿。不过,谭先生发现这些首饰都是通过漳州邮政局寄送的。于是,他向漳州工商局提供了当时的运单货号。漳州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最终帮谭先生挽回了597元的经济损失。
今年3月底,广东省刘先生通过电视购物向漳州一商家购买了一部手机,到货使用一段时间,发现触屏经常黑屏。4月初,在连续维修了3次后,刘先生要求商家更换一部手机。但商家一直拖延不予处理。刘先生只好向漳州12315投诉。
接诉后,漳州市12315工作人员马上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商家店名、地址查到了营业执照信息,并与商家取得了联系,鉴于刘先生远在广东,寄送手机来回麻烦,最后商家表示愿意让刘先生寄回手机,并将款项直接退回刘先生卡内,由其自行到别的地方购买。
□提醒
不盲目轻信
最后,漳州市12315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不能贪图便宜而随便购买,应多留个心眼:
1.确认商家的合法有效性,购买前应尽可能牢记商家的店名、地址,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局核实商家的相关注册信息;
2.尽量使用支付宝或货到付款等支付方式,并及时现场验货,如果商品存在瑕疵、损坏、功能不全,应拒绝付款;
3.应坚持向商家索要发票、保修卡及产品质量保证书等材料,并采取录像等适当措施保留广告内容,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权;
4.不要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过于详尽地提供给所谓的商家,一旦发现异样或遭遇诈骗,应保留凭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海都记者 黄颖 通讯员 王陈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