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蓝田开发区无字牌坊之谜解开:父子先后高中科第(图)

2014-03-28 11:39 来源:闽南网 0

【一段历史】

残缺牌额讲述曾氏父子中第成就

  离牌坊不远的西坑村西璞社,有座曾氏宗祠。记者多番打听,有一块残缺的牌额竟在宗祠内。

  村内80岁高龄的曾棋亮,也是文史专家。他带我们进了宗祠,只见一块缺了“芳”字的牌额就躺在院内。牌匾左书“赐进士第工部员外郎曾逸子正德丙子科……”右书“巡按福建监察御史简霄分……”

  曾老说,牌坊原是正反两面相同的龙凤牌,20多年前被人偷去一块。可能是盗贼不小心摔在地上摔裂了,觉得没价值了,就只搬走另外一块完整的。

断掉的“科第传芳”
断掉的“科第传芳”

  而宗祠内,房梁与屋顶连接处,有多块雕刻精美的“斗拱”。许初鸣说,“在过去,要祖上有当官,才能有这么气派的建筑风格”。

  就在村子的社庙旁,一棵长势苍郁的大榕树下,一座半圆拱形的墓碑,就是曾逸之墓。

  至此,老照片揭开了主人曾逸父子先后中第的事迹。

  《漳州府志》卷五明确记载:“科第传芳坊,为进士曾逸、子举人曾沂立”。而卷三十有曾逸的小传:“曾逸,字世超,龙溪人,成化丁未(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升员外郎,治张秋河及兴钱塘水利皆有功,复上疏言便宜远计,刘尚书璋深器重之,后以养病归,丁母忧,未几卒。逸恬于仕进,家甚贫,居乡谦谨,人咸爱敬之。子沂,举人,英山知县。”

  曾老说,曾氏宗祠内,原还有曾逸的“进士”牌匾,和曾沂的“文魁”牌匾,但都已废了。

  “父亲高中进士,儿子中了举人,这个牌坊就是歌颂父子俩的科第成就”,许初鸣说。(本网记者 郑娟娟 戴江海 通讯员 许初鸣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芗城一食杂店保健酒过期三年还在卖 店主赔偿1000元
下一条:漳州人邱志杰登上胡润艺术榜排名67 曾为理想再高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