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阿港师手工打造芗剧乐器 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01-16 09:28 来源:闽南网 0

化腐朽为神奇的阿港师

  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十几种刨刀在墙上成行排开,煞有气势。二胡、三弦、大管弦、双弦琴、月琴随处可见,让人忍不住想摆弄一把。

  乍一看,这摆放的一块块废旧木头有些大煞风景。“你别小看这些木头,这些可是黄花梨、红花梨、小叶红檀、梧桐木等名贵木材,”都是“阿港师”从十几年前买的老家具上拆下来的。“新的木料不好用,容易变形,只有这种旧木材才是做乐器的上好材料。”

  只见刨刀上下滑动,木屑纷飞,一把二胡的把柄显露出来,“阿港师”在顶端刻上个俏皮的松鼠,哟!整把二胡顿时有了生气。

  芗音乐器琴声悦耳,做起来还真不容易,光工序就是几十道,零部件也有数十个,“要做好乐器,人一定要聪明、有悟性,能够静下心来琢磨,不断尝试。”摊开双手,那斑驳的刀疤、结茧的水泡、干裂的手纹,无不诉说着这个行当的艰辛。“阿港师”说,自己喜欢苦中作乐,经常把一些芗音演奏家请到自己的茶室,一边品茶,一边调试,“我们做得好,自己说不算,只有别人用得好,那才叫真的好,这个时候最幸福了,什么苦都忘了。”

小女儿郭艺琴跟师傅学二胡,阿港师在旁跟着哼哼
小女儿郭艺琴跟师傅学二胡,阿港师在旁跟着哼哼

有音乐梦想的阿港师

  2013年5月,“阿港师”的父亲过世了,这对他触动很大,“父亲走了,没人做不行,我要把这个手艺做起来。”“阿港师”说,现在制作民间芗音乐器的人很少了,他不能把祖辈传承的音乐梦想废掉,“不能辜负爷爷和上辈子的人,这是我的责任。”

  “阿港师”开始正式制作芗音乐器,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龙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康志星对其创新精神颇为欣赏,“有次,我建议他做一种现在比较少用到的乐器,他很快就做出来了,效果非常,尤其是低音部很棒。”他的乐器许多人都慕名上门来买。

  “阿港师”膝下有3个女儿,传承难觅,这也让他发愁不已,“女儿们不愿意学这个,但是我还是要培养她们的音乐素养,给她们找师傅,不会做,那至少要会拉乐器吧。”看着小女儿郭艺琴在师傅的调教下拉起二胡,“阿港师”抽了口烟,乐呵呵地跟着节奏唱了起来。

  2014年,“阿港师”有个愿望,那就是创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传人。“名字就叫‘乡音传承乐器’,我打算向漳州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号,并把现在做乐器的‘基地’搬到漳州市区,公开招徒,将手艺传承下去。”(本网记者 陈青松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67岁大爷果林上吊自杀 曾和儿子吵过架
下一条:漳州今日气温缓升白天暖如春 西北部山区有霜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