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漳州上空雾气弥漫 环保局专家:是雾非霾
闽南网12月11日讯 昨天一早,漳州市民就被雾气蒙“晕”头了。今日,漳州天气风起雾散 空气质量或将得到改观。
九龙江上白茫茫一片,市民们不敢去散步了,路上的行人也纷纷戴上了口罩。有网友调侃,“多么痛的领‘雾’,难道连以空气好、适合养老著称的漳州,也被霾进去了”?
到底是雾还是霾?昨天下午,漳州市环保局专家给出了答案:根据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24小时内监测的数据显示,漳州芗城区和龙文两区的PM2.5为每立方米66微克,符合空气质量“良”的指标,没有达到霾的级别。至于雾气,是由于昨天早上风力小、湿度大、气压低形成了逆温现象。
漳州市区上空一片灰蒙蒙,昨日上午摄于漳州市医院
【体验】
九龙江上蒙白雾高速能见度约1公里
昨天早上,想到江滨公园散步的刘先生一开窗,就不敢出门了。他家就在九龙江畔边,透过自家窗户,只见江面上一片白茫茫,看不清对岸。
走上战备大桥的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的感受,“就像被笼罩在大蚊帐里,过桥比平时多花了一半时间,看不见路啊”。
根据漳州市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昨天的8时、11时、14时、17时,漳州市区的能见度均低于10公里,已经达到了轻雾的级别(能见度低于1公里为雾)。
昨天下午5点,记者在沈海高速上体验了雾天行车。
从万松关隧道至龙海白水服务区,沿途路面能见度都在1公里左右。1公里之外可以看到雾气,在高速西溪大桥桥头,几乎看不到两三公里外的高铁高架桥上的铁架。
“昨天白天短时阵风比较大,所以境内高速公路都没有受到影响。”漳州高速交警支队相关人士说,昨天雾气集中在0点至6点之间,以团雾、飘雾为主。昨天0点至19点,漳州境内高速仅发生1起小车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释疑】
雾气弥漫?逆温现象
漳州市环保局专家介绍,PM2.5的带入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外来污染源入侵,另一种是局地性污染源及气候条件。由于昨天漳州市区气压低、风力小、冷空气来袭,而地面热气上升,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低,空气流通的空间小,颗粒物就难以扩散。
除了天气条件外,专家认为,局地性的人为活动也会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影响最大的就是焚烧垃圾及油烟的直排。另外,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对于九龙江上的雾气,漳州市气象台预报员解释,主要是由于早上江面的湿气大、气温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