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帝君庙上岸做“王醮” 七八千阮氏族人祭拜
连家船民上岸定居
庆典时少了水上乐趣
然而,有些可惜。
阮国斌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庆典时间一到,九龙江西北溪流域各地阮氏宗亲船只汇集洋老洲水泊地,那时几十只大船一行连着一行靠岸,“船底人”纷纷拎着贡品到专门供奉水上帝君的船上,祭拜并祈求一年的大丰收。鞭炮声一阵一阵地响起,船上祭拜、岸上庆典,还有道士建醮、演戏谢恩。祭拜过后,载着水上帝君庙的大船还会在九龙江上巡游,完成仪式。
而现在,沈氏族人分散到各地“讨生活”,不在船上生活,没有了连在一起的大船,也没有了专门供奉水上帝君的大船。
阮氏族人王素阿婆感慨道,由于船上的生活比岸上艰苦,原先住在船上的船民纷纷上岸定居,加上政府对船民实行弃船上岸的政策,现除了少量的数艘作业船外,连家船已基本消失。
原来,2010年以来,漳州市政府明文要求连家船船民上岸定居,并对连家船船民安置补偿。建设部门建设江滨公园时,在园区的民俗文化广场前的江边“春兴埕”原址处,建起了洋老洲阮氏祖神活动基地“关圣帝君祖水泊地”水上码头,使这里成为每年举办庆典活动的固定场所。此后,在南靖、平和、华安等各地的沈氏族人会赶来祭拜。
小木庙不愿再漂泊渴望回归水上
按照传统的习俗,水上帝君庙一般都是由西溪和北溪的沈氏族人轮流迎回大船上。直到十几年前,在庆典过程中,都会博茭决定水上帝君庙下一年将到哪户“船底人”的家里住。
3年前,因为没有了连家船,水上帝君庙只能移到岸上,上岸后又没固定的地方,只能在每年的庆典时博茭(占卜),决定水上帝君庙在岸上的临时住处,博到“顺茭”的沈氏族人,将水上帝君庙迎回家供奉一年,并在隔年,重新博茭,寻找下一处居住地。
水上帝君这一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今年已列入福建省地方历史文化古迹研究单位。
阮国斌称,前段时间,洋老洲阮氏宗亲已向漳州市民宗局提出申请,请求建一艘庙船,固定停泊在“关圣帝君祖水泊地”水上码头。这样,既满足了信众的宗教信仰需求,也方便台港澳地区及海外阮氏宗亲回乡祭祖。而市民宗局建议向市政府申请建庙船。目前,阮氏族人已着手准备材料,阮氏水上帝君庙理事会将向市政府申请。而江上还有8艘连家船,已属政府所有。(本网记者 方锦燕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