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恩荣功名坊往事 明诤臣林釬遭阉党伪旨削官职

2013-05-08 08:19 来源:闽南网 0

  恩荣功名坊

  

开栏的话

  它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美。这也是一次关于漳州坊间牌坊的集结梳理。

  闽南网5月8日讯 前不久,漳州学者将多年的调查统计结果惊喜地呈现:漳州现存近百座牌坊,全省最多。

  历经百年风雨,想必,你也想知道这些牌坊现状如何?多种类型的背后,又藏着一段怎样的轶事?今起,我们就带您一起探探古今事,读读牌坊史。

  乍一看,它身高9米左右,石质“身板”里囊括了三间五楼十二柱,377岁。

  这说的是明朝大学士林釬的恩荣功名坊。

  你肯定会问,牌坊为何而建?其实,它与一段历史往事有关。

牌坊速读

坊名:中正和平坊

  年代: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

  人物:林釬(音同“焊”,东阁大学士)

类型:恩荣功名坊

地点:龙文区蓝田开发区漳州理工学院内

一次零距离接触林釬中正和平坊,立身大学校园

  中正和平坊藏身何处?先带您看看古今变化。

  牌坊就在市区著名风景区云洞岩脚下,云洞岩属鹤鸣山脉,以往,这里是一条古驿道,沿着这条古驿道再行不到几里,就是鹤鸣山上的万松关,自六朝以来就是险要关隘。

  如今,319国道和324国道的并线早就绕过鹤鸣山,沿着九龙江畔通行,古驿道也早已废弃,这里已变身漳州理工学院的校园。

  牌坊为石构,三间五楼十二柱,高宽均约为9米,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是明崇祯九年(1636年),崇祯帝为褒表东阁大学士林釬功绩,下旨而建的,牌坊上的匾额一面为“中正和平”,另一面为“澹泊宁静”均为崇祯皇帝手书,坊上雕刻装饰精细考究。

  牌坊是为明朝大学士林釬而立,由于“釬”字较偏,所以许多人往往把“釬”字误读成“钎”字。

  “是釬,而不是钎。”漳州市知名文史学者许初鸣说,在《康熙字典》里,“釬”字的意思和现在的“焊”字相接近。

  “以往一些新来大学生也会误读,但我们都及时纠正。”漳州理工学院的林老师说,现在学校已将这个牌坊及周边区域建成一个“林釬人文园”。

  而将位于校园内的古牌坊加与保护利用,建成林釬人文园,使得和云洞岩风景区串点成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人文景点,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历史品位。

  周末的校园里,并没有太多学生,立在中央的这座石牌坊,偶尔有些捧着书本的学子,从它身下穿过。遥想当年,林釬就是生活在这里,也是一名学子,寒窗十年,终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其死后,皇帝为表彰其功绩,方下旨建这座牌坊。

一段钩沉往事林釬因反对魏忠贤,被伪旨削去官职

  “林釬曾因反对魏忠贤,而被伪旨削官职。”漳州市政协文史委学者林南中说,林釬一生正直且澹泊,所以后来朝廷才会下旨建造这座“澹泊明志、中正和平”牌坊。

  据漳州地方史志记载,明朝神宗万历丙辰四十四年(1616年),林釬考中进士,殿试第三名,授编修。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林釬任国子监国子司业,后升为国子祭酒。其间,他办事公正,自奉清廉,教导有方。

  当时,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政专权,打击忠良。那时国子监里有个魏忠贤党太羽,要在太学边建立魏忠贤生祠,林釬坚决反对将魏忠贤与孔子并列。

  但林釬也因此惹了奸党,自知难以在京城存身,便把自己的乌纱帽挂在棂星门上,匆匆收拾行装,连夜逃离京城。魏忠贤为此伪造圣旨削去他的官职。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死后魏党倒台,所有受魏忠贤迫害的人得到平反。

  明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起用林釬,初复原职,继而升为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九年(1636年),朝廷采用占卜法选官,召林釬对答问题,林釬陈述了“用人,理财,清寇,宁边”四策。他的精辟论证和精明能干,深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器重,拜为东阁大学士,被尊称为“林阁老”。林釬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三十去世。

  现在的这座牌坊,也算是对林釬一生的评价。

一次索骥发现10多年前,林南中在龙文一田野上找到

  “这座中正和平坊,我10多年前就曾实地寻找过。”林南中说,他是10多年前,根据史志的记载,按图索骥,在龙文区西坑村外的田野上,找到这座牌坊。

  “当时四周杂草丛生,古代的驿道就从牌坊下穿过,但当时那一带都建了许多压板厂,牌坊四周的田野上,有时也变成晒板场。”

  但是在四五年前,林南中再次实地调查牌坊时,重返旧地时,却一时找不到这座牌坊,原先的那条土路早已不见,这一片区已是蓝田开发区的核心区域,往昔一望无垠的田野早已变成一座座厂房或学校。

  “后来通过打听,才知道原先的古牌坊的区域,都纳入吉马学院(现叫漳州理工学院)的校园范围。”林南中说,他当时也生怕牌坊区域被征走建大学后,牌坊会不会被拆了,后来当他在校园里找到这座无恙的牌坊时,悬着的心终于安稳落下。

  “校方还算是保护得较好。”校方非但没将牌坊毁去,而且还原样修复,并将牌坊周边都僻成绿地,建成一个人文公园,这是一件大好事,也算是这个牌坊较好的归宿。(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 杨清竹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三中2012届毕业生拍出高中版的致青春为高考加油
下一条:妻被溅脏水男子打人获缓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