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超级引擎 ”将推动周边整体升级
今年是开启“大漳州”建设的元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目前,漳州西部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都在不断建设完善提升,那么漳州北部片区将有什么样的大规划大动作呢?今年2月,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调研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工作时,实地察看了漳州北部片区。同月,芗城区表示,谋划启动北部新城建设,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发展。
北部新城 谋划多时正待破茧而出
今年2月20日,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调研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工作、实地察看漳州北部片区时,提到北部新城扩大到芗城龙文连接处,将从古塘启动建设。而此前一天,在芗城区党政班子成员联席会上,芗城区委书记胡栋良提出要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发展时,重点提到要做好西湖片区、北部新城、女排娘家基地等三大重点片区的发展。
早在去年7月,芗城区实施市委融合发展“五大行动、十大工程”项目时,就提出了“北部新城”的概念,推动火车北站、漳州监狱外迁,加快11.8平方公里北部片区规划研究。向东,加快益民、古塘等片区改造;向北,围绕北环城路和圣王大道建设,结合北站迁移,加快岱山、机场附近片区改造,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
可见,北部新城的规划建设早就提上日程。目前,漳州北部片区规划初步方案已拟定,按照方案,该片区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漳华路以北以东,金星路以南,益民路以西,漳州铁路支线南北两侧区域,总用地面积约13.61平方公里。涉及芗城区南坑街道、通北街道和龙文区朝阳镇,现状总人口约4万人。
按照规划布局,漳州北部片区不仅涉及芗城区还有龙文区。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部片区的开发建设,可能会先从两区交界的古塘片区作为启动点,因涉及两个区域,目前启动方案还未最终确定。
三大优势 盘活土地优化城市空间
站在整个“大漳州”发展角度,北部片区的发展至少有三方面战略优势。
首先盘活存量用地,推动城市更新。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及漳州动车站的建设投用,漳州北站客货运及铁路功能弱化,大量仓储、堆场、站房、工业厂房等用地闲置,铁路改线的重大决策以及铁路场站、铁路线、漳州监狱、强制戒毒所等权属单位的外迁,使得该片区获得发展空间,拥有了盘活存量用地、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和提升价值的机会。
其次,紧抓行政区划调整契机,优化城市空间格局。长泰已获批撤县改区,使得北部新城项目所在地从原本的城市边缘区转变为中心城区与长泰区相衔接的关键区域,启动该片区的更新改造,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互动互联的重要保障。
此外,完善区域配套,提升城市活力。北部片区内原有的铁路相关设施对城市空间造成割裂,且零散、孤立的产业用地缺乏系统组织,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片区,亟待通过城市设计对片区的路网、功能定位、用地布局、公共设施和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梳理、统筹和完善,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功能互补激发激活周边区域潜能
此外,北部片区与周边区域板块之间能形成很好的功能互补关系,从而相互促进发展。
首先,与金峰、蓝田经济开发区可形成产业互补升级关系。城区两大已建成的工业集中区,产业基础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北部新城片区开发建设可围绕与之互补的功能入手,激发产业升级。
其次,与芗城老区、龙文新城形成生活服务疏解关系。目前,芗城和龙文两大主城区集中了大量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商业服务、行政功能,人口密度大,城市问题日益凸显。而北部新城片区的发展可承接老城生活性服务功能的疏解,延续老城发展脉络,做大城区规模。
第三,与古塘闽南老家、北部田园生态区形成生态渗透旅游联动关系。这两个板块是未来自然田园风光与闽南特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示范区,而北部片区的发展可利用铁路文化、儿童游乐等休闲功能,旅游联动,做强北部旅游功能,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宜居环境。
拥有这么多地理区位优势,相信北部新城建成后,将加速漳州的产业发展,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成为区域经济的超级加速引擎,助推“大漳州”发展。(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