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率先提前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处理
闽南网11月17日讯(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城管宣 文/图)11月15日,随着长泰县生活垃圾运送到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意味着漳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前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全焚烧处理目标,也标志着漳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牵头抓总,提升焚烧处理能力。2019年1月,因机构改革职能划转,漳州市城管局牵头推进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建设工作。一年多来,漳州市城管局紧盯建设节点,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进行现场办公,召开协调会,解决实际困难,推进项目进展。至2020年,新建成常山(处理能力1000吨/日)、蒲姜岭(扩建项目,处理能力增加750吨/日)两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能力提升至3725吨/日(日接收能力可达4650吨),较2018年提升89%,焚烧处理能力已能满足漳州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统筹调度,实现全焚烧处理。根据就近、方便原则,科学统筹,合理调配,停止填埋生活垃圾,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2019年7月,平和县生活垃圾分流至常山焚烧厂;2020年3月,关停东山、云霄两县填埋厂,转运至常山焚烧厂;2020年10月,关停华安县填埋厂,转运至常山焚烧厂;2020年11月15日,关停长泰县填埋厂,转运至蒲姜岭焚烧厂,最终实现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目标。
持续推进,完成焚烧厂网络建设。2017年市政府部署规划,漳州市将建成东西南北中5座区域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漳州市城管局提前谋划,制定漳州全市存量垃圾治理推进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目前,漳浦圣元(中部,处理能力925吨/日)、常山开发区(南部,处理能力1000吨/日)、蒲姜岭(东部,处理能力1800吨/日)3座焚烧厂已建成投用,华安(北部,处理能力1000吨/日)、平和(西部,处理能力550吨/日)2座焚烧厂已开工建设,计划分别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建成。全部建成后,全市焚烧总规模将达到5275吨/日(接收能力可达6500吨/日),区域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网络形成,处理能力富余,为建设富美新漳州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