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学子8 牛奶很“奢侈”,儿子好样的
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课本都被蔡佳勇翻破旧了
姓名:蔡佳勇(芗城区)
毕业学校:漳州五中
高考分数:583分(理科)
录取院校:海南大学
家贫,但能喝上牛奶,这对于住在芗城区共和路的蔡佳勇一家来说,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不过,蔡佳勇或将用知识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今年考上海南大学,让家人喜上眉梢,却又愁在心头。
“家里穷,但孩子很争气,他的学习,从来不用我们操心,从小学一年级起,年年都是三好学生、班干部。”说起自己的孩子,父亲蔡厚民很是骄傲。
“在高考冲刺阶段,爸妈花了60多元,买了一箱纯牛奶,让我补充营养。这数目,在我们家,是最奢侈的一回,相当于花掉我们三四天的伙食费。”蔡佳勇说,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从小到大没喝过牛奶,过生日的时候,一个红鸡蛋加一碗面线就很满足了。这几年,父亲因身体原因,没有外出工作,只靠母亲一人到超市当营业员,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一个月才110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街道每月给的低保金200多元。在上初中时,他就尝到生活的艰辛。当看到瘦弱的父亲提着牛奶回来的那一刻,除了感激外,还有感动的泪水。
“高考冲刺阶段,我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读书,晚上一般复习到凌晨1点才睡觉,困了就到厨房冲冲冷水,坚持把一天的复习计划全部完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让父母不再为生活而劳碌奔波。”为了筹集大学学费,减轻父母的负担,蔡佳勇在高考结束后,就到漳州市医院打杂,每天都要站8个小时,由于要填报志愿,一周没去上班,岗位已经被他人顶替,这让蔡佳勇有点失落,现在,他正在找第二份暑假工。
而父亲老蔡说,平时亲戚朋友带孩子来串门,都会羡慕他生了个好儿子,有的朋友甚至以蔡佳勇为榜样,当面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夫妻俩为一家的生计奔波,没时间照顾孩子,这让老蔡很内疚。1997年下岗后,他就和妻子卖起豆花。“每天5点多就要到市场买料,中午12点就用三轮车载着豆花和粉丝沿街叫卖。”老蔡说,要是生意好,一般在每晚8点左右就能收摊,全部卖完大概能赚30元,有时也卖到晚上12点,因为没卖完,自己又舍不得吃,结果到第二天就酸了。但卖豆花也是靠天吃饭,最担心的是下雨天和台风天。
由于长期劳累,在2004年,本来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老蔡病倒了,为了治病,一家人借了三四万元的外债。这样的困境,对蔡佳勇一家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手术后,我就干不了重活,也不能太劳累,所有的重担就全落在我妻子身上。”让老蔡高兴的是,虽然日子很艰辛,但孩子的成绩一直很好,从2009年上高中起,他就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高中年年拿奖学金。“孩子真的长大了,知道我在为大学的学费发愁时,还会安慰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在学校也可以勤工俭学,让我不用担心。”(本网记者 陈群 胡婧 白志强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