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学子7 一路走下去,去看更大的世界
陋室里放着的一些课外书,是陈长苁高考后的消遣
姓名:陈长苁(龙海东园镇过田村朱厝社)
高考分数:611分(理科)
毕业学校:龙海市第二中学
录取院校:合肥工业大学
陈长苁的高考成绩是611分,也是东园镇过田村所有考生中的最高分。喜讯传来,就在前两天,他已被合肥工业大学录取,就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在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房间里,我们见到了乐观的陈长苁。“平时我什么书都看,最喜欢物理了,以后想当个像爱因斯坦一样的科学家。”
长苁的父亲陈勇清、母亲陈翠英都是东园镇当地的农民,家里有几亩田地,平时父母干农活,种一些水稻和西红柿等,等收成的时候再拿到镇上去卖,以此维持生计。
父亲陈勇清说,家里就长苁一个儿子,他们用卖庄稼的钱,勉强供长苁念完了初中和高中。
爱子已被大学录取,这本是一件快事,但高昂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却让陈勇清“头疼”,“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能靠庄稼收成过活,但着急的是,现在庄稼还没成熟。只要一年刮一次台风,损失就十分惨重,我想先找亲朋好友借一点吧”。而母亲陈翠英,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
面对高额的大学费用,长苁并没有太多的悲观。采访间,长苁说,自己不会忘记最怀念的高三时光,“那段岁月,平时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下了课讨论练习题,小组里的气氛很棒,自己在心里设想了所谓的‘学习假想敌’,一心想着上所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努力学习追赶对手、也是班上学习最好的第一名,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平时,长苁还很懂得劳逸结合,除了看课外书、做练习题外,还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打排球。由于自己没钱买排球,长苁只能跟着同学一起到空地上,借学校的球练习。
对于即将来临的大学生活,长苁的规划“有条不紊”。他说,自己在早晨和晚上都要锻炼,加强身体素质。此外,还想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争取每个学期拿到奖学金。当然,也不是一味地埋头苦读,他还想参加各类社团和学生会组织,借此开阔视野,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因为自己很喜欢理工科,所以想过规律、有条理的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怀揣着梦想,不走寻常路,长苁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淡定和计划,“我相信天道酬勤,努力了就有回报,我会拿出高中的精神在大学里奋斗,有条件的话,我想念研究生、博士,一路走下去,去看外面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