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9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一、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基本符合漳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漳州市主要流域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5.8%,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九龙江流域漳州段Ⅰ类~Ⅲ类水质比例93.8%,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其中西溪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87.5%,同比上升12.5%,西溪的水质状况为良好;北溪达标率为100%,与上年持平,北溪的水质状况为优。漳江、东溪的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均为100%,同比持平。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年达标率100%,各县(市、区)水源地水质全年达标率为100%,与上年同比持平。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漳州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97.3%,AQI指数年均值为61,全年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5天,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355天,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臭氧;2019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2.32~3.61,按综合指数由低到高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依次为:华安、东山、南靖、云霄、诏安、漳浦、平和、长泰、龙海、芗城、龙文。各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96.0%~100%,平均为99.1%。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市区的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57分贝,市区总同2018年相比,区域环境噪声下降1.7分贝;2019年漳州市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9.2分贝,相比2018年,昼间交通噪声下降0.2分贝,质量等级为二级,属于较好。各县(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5分贝,较上年下降1.0分贝。各县(市)区城市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4分贝,较上年下降0.7分贝。
四、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2019年,全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良好,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面积占89.05%,全市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铜、铅、锌、镉、铬、汞和砷等监测要素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局部海域无机氮或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九龙江入海口、漳江口和诏安湾内湾偏高较为严重,局部海域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我市监控区海域未形成赤潮灾害,未发现养殖生物异常死亡情况,海水中浮游植物优势藻种为无毒的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笔尖根管藻,均低于该藻种赤潮基准密度。
旧镇湾、东山湾和诏安湾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铜、铅、镉、汞和砷等要素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无机氮符合海水水质第三类标准,旧镇湾和诏安湾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局部海域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古雷生态敏感区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铜、铅、镉、汞和砷等监测要素均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苯、甲苯和二甲苯均未检出。东山湾和诏安湾重点渔业水域海水水质状况良好,各监测要素均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东山马銮湾海水浴场水质状况等级为优。
漳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