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自然资源局:活态传承助推古城复兴

闽南网   2019-12-24 09:22

  闽南网12月24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韩丰)“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漳州古城特色最佳概括,而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更使其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漳州市自然资源局秉承生态文明理念,统筹规划编制,坚持活态修复,把花草、树木、流水、阳光、清风都融入古城中,助推古城复兴。2019年,古城继续推进侨芗剧场、大众影院修缮、向阳剧场修缮、北京路西侧2#楼(铭德里、树德里),澎湖路1#楼(周匡物纪念馆)、台湾路(北京路至延安南路)改造工程等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1亿元。通过活态修复、修旧如旧,古城不仅旧貌换新颜,也更好地传承了历史文脉。

1577150406980.jpg

漳州古城华侨新村周边改造提升工程

  闽南网记者获悉,2015年,漳州古城保护建设(一期)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5月7日,由市自然资源局(原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5-2030年)》获得省政府批准,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漳州古城共完成实施大小建设项目130多个,主要包括文庙片区恢复修缮、古城入口广场建设、古城道路改造工程、沿街建筑修缮整治、侨村和武庙片区整治提升等。如今,修缮一新的漳州古城,已经成为漳州市民散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古城游客接待量近100万人次,2018年古城游客接待量近170万人次。2019年,古城人气稳步提升,游客接待量预计可达224万人次。

1577150420217.jpg

漳州古城文庙片区

  截至目前,漳州古城先后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8年福建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这些荣誉是历届漳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推进古城保护提升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历年重视规划编制的结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平和大溪:一支志愿服务队的“爱心助残路”
  • 南靖县书洋镇:文明为笔产业为墨 绘就文明
  • 南靖县土楼管委会:平安宣传护成长 深山摸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