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龙文:细针密线“绣”出美丽市容 顺应市民期盼

福建日报   2019-10-14 08:36

  秋日的午后,阳光灿烂,在漳州市龙文区蓝田经济开发区梧桥中路,身穿红马甲的“副街长”和两名城管队员正在徒步巡街。

  “我们一天最少巡两趟,一般情况下巡四趟左右。”蓝田经济开发区“门前三包”管理副街长许春元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占道经营和乱堆放的现象明显减少。

  据了解,“门前三包”制度实施两年来,已取得明显成效。龙文区建立了长效机制,聚力长效治理,去年还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龙文区“门前三包”街长责任制》,推行建立总街长、片区街长和管理街长的三级街长制,以“街长”制促进街“长治”。

  除了“街长”制外,蓝田经济开发区“门前三包”数字化精确管理系统也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对辖区内所有的商户、企业等建立二维码标识牌及信息化系统,并引入专业评分机制,让商户、群众、巡查员、政府职能部门四方联动,共同推动“门前三包”工作落实到位。

  许春元告诉记者,对发现违反“门前三包”相关规定的行为,他们将进行拍照,然后上传到信息化管控平台。通过信息化管控平台,将举报反馈的内容推送到商家手机上,30分钟以内进行整改的商家不扣分。

  依托“街长”制和数字化精确管理系统,蓝田经济开发区辖区内的街道市容形象得到大幅提升。与蓝田经济开发区街道一样焕然一新的,还有龙文区荣桂路。荣桂路曾经是龙文城市管理的痛点,甚至被市里点名为重点整治路段。“门前三包”规定实施以后,街道两边的商户开始自觉加入维护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绿化亮化的队伍中。如今,街道变得整洁、有序。

  “2017年,漳州颁发了首部‘门前三包’法规,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城市管理局注重‘门前三包’立案处罚,抓典型,进行宣传劝导。”龙文区城市管理局步文中队副中队长蔡志勇认为,通过这两年的整治,基本上店家都能理解、配合。

  据统计,“门前三包”制度实施两年来,龙文全区与沿街单位共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657份,上墙责任牌3830个。龙文区用“绣花”的功夫,细针密线“绣”出城市“高颜值”,顺应市民的美好期盼。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适老化产品“焕新” 漳州最高补贴万元
  • 漳州海警查获走私冻品100吨
  • 国寿寿险漳州分公司:金融赋能“以书换蔬”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