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应恢复古城地标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闽南网   2019-01-08 10:56

  闽南网1月7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张韩丰)近年来,漳州市古城已成为“体验闽南文化”的重要景点,大大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但古城文化旅游发展还存在不足。对此,漳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向大会提出《关于打造漳州古城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建议》称,步行街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初形态,也是古城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古城东入口的修文(东西) 路为轴线,辐射北京路、延安南路、始兴路(南北段)、香港路、台湾路芳华横路等部分范围,形成 “五纵三横”古城特色文化核心区,并逐步打造成为古城特色文化步行示范街区。究竟如何打造,《建议》提出应恢复古城地标。譬如,可依照古城历史记载,在东桥亭的东侧(北京路口) 恢复“名第坊”,在西桥亭的西侧恢复“登仙坊”,作为东西轴线的文化标志,在古城核心区原有古迹的基础上串联新路顶、县前直路中古武庙、龙文塔遗址公园、龙溪县文庙泮池、虎文山碑廊、百里弦歌(待恢复)、龙溪县衙遗址、龙溪县知县陈世仪功德碑亭及功德碑等具有地标性的文化古迹,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古城文化历史内涵,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品味。

  古城地标除了庙宇牌坊,还包括老字号老药铺、商铺等。《建议》中提出,应恢复明清时的 “南升斋”、“谦益行” 等老字号老药铺,“古宋”、“东方”印刷铺,大商行“高赐记”等,恢复民国时的部分特色建筑、重大商行及民国的名人故居等,突显明清街区、民国风貌。

  保护古城地标,应该引起各方更高度的重视。《建议》还鼓励商界和学界等开发“古城元素”,将古城建筑、漳州民俗风情、漳州水仙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传统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当中,发展具有漳州古城特色的文创产业,使漳州古城的文化符号成为漳州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漳州元素”应加以包装。《建议》称,应突出片仔癀、八宝印泥、钟表、漳锈、木版年画、剪纸、茶叶、小吃等特色商品,通过创新创意的手段加以包装,因地制宜建成一批特色文化王题展馆(小型博物馆、民俗馆等),开发一批引领艺术时尚又买用的工艺晶伴手礼,策划一批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发演艺场所,丰富小吃餐饮,形成可观可赏,可尝可买,可互动体验,让游客留连忘返。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漳州:水环境治理有望1月底前完工
  • 东山:蓝碳红利反哺村民
  • 平和:生态种养 好“钱”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