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文:用诗人情怀表达心中情 传承闽派文化
闽南网4月11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李昌乾 实习生 王丽娟 陈毓臻 文/图/视频)由漳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漳州画院、漳州市书法篆刻院承办的“趁东风·沈惠文书画艺术展”于4月7日落下帷幕。本次展览在漳州市中山公园漳州画院举办,2个月里吸引数万市民前往观展。
今天,就请读者们跟着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m.mnw.cn)记者,一起走近沈惠文,走近这名知名书画家的写意人生。
沈惠文接受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专访
沈惠文作画
展览: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今年48岁的沈惠文,来自书画之乡——漳州诏安。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漳州画院院长。
此次书画艺术展共展出沈惠文近年来创作的107幅水墨书法作品,展出的作品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蕴含强烈的时代性与开拓性,以大写意、大气象、大格局、大意界的笔法呈现中国艺术底色,既有名著片段,又有诗词歌赋、花鸟山水。作品立足本土,风格各异,面貌出新,渗透着作者对书画艺术的深刻认知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感悟,彰显了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沈惠文在接受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m.mnw.cn)记者专访时介绍,此次书画艺术展体现“清新福建,花样漳州”精神风貌,并融入漳州的特产,包括市花以及三角梅等元素,点缀漳州城市面貌,展现缤纷多彩。
沈惠文先生
结缘:成长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沈惠文与书画结缘,要从儿时说起。他告诉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m.mnw.cn)记者,诏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他小时候经常听画家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并投入实践中。
而在艺术之路上,沈惠文走出故乡后,随时都能看到写得好、画得好的人,自己也被影响。
“书画创作,自己观察学习,这个比具体的点化和教育更重要。”沈惠文说,创作风格上,每一个阶段都不相同,要见贤思齐、主动去探索、去收集画家书籍,甚至去拜访他们,向他们学习。为此,沈惠文会对古代的经典名画大师,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并通过判断、分析、总结,来强化自己,最终渐渐确定自己的风格和定位。
沈惠文向友人介绍展览
责任:致力闽派文化传承保护
“致力闽派文化传承保护,是我们艺术家的职责。”沈惠文说,闽派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闽派文化,事实上也是强调民族文化。
为传承保护闽派文化,沈惠文立足本职工作,立足福建文化与生态,在做好书画的策展、创作研究的同时,组织了多场有全国影响力的书法交流活动,还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而谈到年轻艺术家,沈惠文则表示,青少年要培养自己对中国核心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要“诗心文脉铸艺魂”,有自己的定位,设定学习的方向。而其中,培养小孩、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是比培养画画的技能技巧还要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