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军旅女书画家沈一丹 入得军营不舍翰墨

福建日报   2018-03-05 11:17

      沈一丹

  诏安人,1997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国军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全军唯一一位既是国家级书协又是国家级美协的女会员。

  

  沈一丹在进行创作

  

  《童心》

  

  《花样年华》

  

  《海魂英姿》

  沈一丹,是一位书法、绘画兼擅的军旅女书画家,先后受教于沈鹏、刘大为、李铎、张道兴、杜大恺等名家。她的书法作品立意深邃,格调高雅,笔墨朴茂;工笔画功底扎实,笔墨细腻,生动自然;人物写意清新飘逸,形神灵动,富有情趣,形成了沈一丹书画作品寓情于画的独特风格。代表作品包括《花样年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冯理达》《迷彩人生第一课》等。

  “家乡的海风总是湿而温热。”当那个憧憬远方的少女多年后回归故乡,再次眺望家乡的大海,眼底尽收的蓝像极了她军旅路上的色彩。对她而言,这片海是她梦想起航的出发点。

    既习书画亦梦海魂

  诏安系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自明代开始便涌现出诸多书画界的名家。诸如,近代著名艺术家沈福文、沈柔坚和沈耀初等人皆出于此地。

  在这群艺术名家里,有一道亮丽的景色,为诏安的书画历史增添一分美丽。据《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记载,诏安县历代著名书画家中,沈一丹是里面唯一的女性,且书画皆兼。

  “从小就听着‘书圣’王羲之为练字将池水都染黑的故事,心想自己也要在墨海里遨游。”成长在书画之乡的沈一丹,深受周围艺术氛围的感染,初学书法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小时候,我父亲为我准备了一块大红砖,待红色的方砖整块都写黑了,就能直接用水在上面写字,既方便又节省纸张。”

  沈一丹受到沈吉文老师的指点,加上勤奋用功,13岁起她就获得省内各级各类书法一等奖。16岁时,沈一丹的作品入选首届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览。当时,作为全国年纪最小的入选者,沈一丹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同年,沈一丹加入福建省书法家协会,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会员。

  作品获奖固然是对沈一丹付出的一种肯定,然而对她来说,穿上蓝白相间的海魂衫才是她最向往的事。之后,成长在海边的沈一丹,怀着浪漫的从军情结特招入伍了。正是因为对军队的向往,让她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艺术之路。

   入得军营不舍翰墨

  十七岁的沈一丹如愿地参军入伍。这是她憧憬已久的梦。进入部队后,她未放下手中的笔。 她创作了国画《迷彩人生第一课》,创作灵感完全来源于自己在新训生活受到的启发。

  1993年,已在全军书画界小有名气的沈一丹来到海军青岛训练团。在艰苦的训练之余,沈一丹依旧坚持在训练团的小库房里作画。外人眼里,她作品稳健飘逸,但她自己知道,在这背后她所付出的心血。

  “军旅生涯对我影响太深远了。”沈一丹坦言,军队教会了她责任和担当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

  书画技艺愈发成熟的沈一丹,在随部队拉练驻训和上机作业的过程中,为自己下一步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其中,以1998年抗洪为背景创作的《童心》,就记录了官兵英勇抗洪的场景。

  当时,在现场的沈一丹拿起笔记录下此次抗洪战斗中的温馨时刻:在洪水被击退后,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怯生生地端着一块西瓜来到大堤上给抗洪多日的女陆战队员。画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未从洪灾的恐惧中恢复过来,但他知道,解放军阿姨们很渴,很辛苦。

  多样的经历赋予沈一丹丰富的阅历。多年来,沈一丹结合自己的军旅生活,又先后到军中各地取材,创作了诸多军旅题材作品。在这一幅幅画作中,都融入了她的一片丹心。譬如,2007年建军节当天,沈一丹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换新装为主题背景的作品《花样年华》在中国美术馆展。这也展现了新时期女兵的精神面貌。

    求索不息自有风华

  学海无涯,虽然参军逐梦,但沈一丹不曾忘记艺术这盏人生的明灯。为此,她三次重返校园。

  1988年,沈一丹在“全军首届书法作品展”中脱颖而出,得到去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沈一丹趁此苦练绘画基本功。2008年9月,沈一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艺无止境,转益多师。”面试时,作为全场年龄和职称最高的考生,沈一丹这样回答面试官对她为何此时参加考研的疑惑。当时已是副高职称的她,来到校园“充电”。对自己人生有明确规划的沈一丹,知道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将自己从军营题材的创作转向研究、创作中国传统水墨画。

  “这么多年的沉淀和磨砺,想要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进修学习让沈一丹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了全面的认知。 她趁着毕业之际做了一场汇报展出,大受好评。“这也是给帮助、鼓励过我的亲朋好友、战友们,作一个汇报。”沈一丹这样解释。

  事实上,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据沈一丹介绍,她从6岁开始学习书画起,就长期伏案,加上1998年怀孕还坚持工作,落下了腰疾。严重的腰伤,导致沈一丹无法弯腰写字画画,更不能系鞋带。医生要求她卧床休息一个月,时值研究生的学年期末考时期,一贯越挫越勇的沈一丹并未因伤痛弃考。

  “不管严寒酷暑,不管世事纷争,只要握上柔软的毛笔,我的情绪便会骤然轻盈。再没有比沉浸在自己的水墨世界中更陶醉的时候了。”沈一丹告诉记者,对彼时的自己而言,除了对书画之路的求索之心在支撑她,多年军旅生涯铸就的坚强品格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杜正蓝 通讯员 张婷婷 文/图 )

记者手记>>

  热血里流淌着的“海蓝”  

  2018年贺岁档电影《红海行动》,一声“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喊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精气神。备受观众瞩目的女战士佟莉,更是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事实上,一直以来,坚强的女兵就展示出了一种不屈的韧性。

  沈一丹就是一个有韧性的女兵。采访中,沈老师的举止谈吐柔中带刚。她在讲述自己当年怀揣艺术热血追求“海魂梦”时的故事,字里行间也无不展露出常带着当年那份坚韧与执着。在海军军营的锻炼则进一步磨砺了她坚强的品格。同时,沈一丹也被大海的灵性所陶冶,使她的性格中不觉揉入几分刚毅和沉稳,并通过字画展现了出来。

  这些品性和艺术特征在沈一丹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譬如,在她的作品《冯理达将军》中,表现的是满头银发的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将军,正在书架前专注的研究医学典籍。冯理达作为中国免疫学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她用一生的学习行动来践行爱国信念。冯达理用信仰照亮了人生,而沈一丹深受鼓舞,将自己对冯理达将军的敬佩融入了画作,也展现了军人的坚定信仰。

  不仅如此,沈一丹的作品也诠释着她的人生经历:外秀内刚的她,从小就仰慕军营生活,这让她带有坚定的理想;花样年华的她,在军队训练场上接受洗礼,这让她拥有坚强的品格。沈一丹的军营情怀,推动她以彩笔描绘巾帼英雄们的勃发英姿。这也许更是因为沈一丹的热血里也流淌着大海一般的蓝。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杜正蓝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漳州漳浦:2024年“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
  • 漳州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以项
  • 2024年第二届中国·长泰乡村气排球公开赛盛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