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爱心款昨全部送出 本月底筹划爱心助残慈善晚会
助残家庭3
郑青强:“这么多钱,够我们吃上三四个月了”
和黄武英一样有着一颗感恩朴实的心的,还有龙文区郭坑镇80岁高龄的老人郑青强。当我们来到郑青强家时,郑青强刚从田里回来,单薄的身板挑着担子。由于他的儿子患精神残疾,儿媳从小肢体残疾,让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郑青强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抚养儿子儿媳和8岁的小孙子,每天打理一亩地的菜园养家糊口。
然而就是这样困难的家庭,当记者把爱心款放到他手中时,质朴的老人却一直把钱塞回记者手中。他说,前几天龙海的两位爱心人士,就亲自到他家来看他,还给他送来了一只鸭子和1500元钱,这么多的钱已经能让他一家人吃上三四个月了。言语间,老人的淳厚让人感动。最后,我们只好以要给他8岁的小孙子买些学习用品和衣服的方式,说服了郑青强老人,他这才接过这笔爱心款。
助残家庭4
陈羡玉:“双手挣钱,能为妹妹一家减轻负担”
家住芗城区修文路的陈羡玉,在年轻的时候,不幸被大树砸伤,造成高位截瘫,已经在床上躺了16年,生活根本没有办法自理,后来善良的妹妹陈羡珠一家人,将姐姐带到家中亲自照料。
这一照顾就是16年。在陈羡玉看来,自己的病情拖累了妹妹一家,这让她十分内疚。
昨天,记者再次上门,给陈羡玉送来爱心款时,陈羡玉由衷地道谢。她说,她刚加工完工厂送来的手工活,正要打电话给工厂让他们来取货,并让工厂带产品来给她加工。“感谢漳州市残联和海峡都市报,在你们的帮助下,有很多爱心人士来看我,特别是让我有了一份工作,这在以前是一种奢望,现在我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赚钱,也能为妹妹一家人减轻一点生活负担。”
本报记者为陈汉雄送去爱心款
助残家庭5
陈汉雄:“感谢你们,让我树立了生活信心”
“快,里面坐,这么热的天,你们还赶过来看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才好。”得知本报领导和记者要去看望,陈汉雄一直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他说,自从他家的情况见报后,厦门光亮医院的医生很快就亲自上门,带他去厦门治疗,漳州的聚善堂等企业也上门送款送物,很感谢这么多爱心人士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献爱心,伸手援助,这让他十分感动。经医生检查后,知道自己的双腿有望治愈,他也树立了生活信心,还将不离不弃地照顾妻子。(本网记者 陈群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