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漳州市龙文碧湖棚户区改造提前完成封顶

闽南日报   2017-07-09 13:27

­  围挡内,脚手架高耸入云,塔吊平稳移动,混凝土搅拌车、建材运输车来往穿梭,项目经理杨跃清和1800多名建筑工人“协同作战”。“保证完美竣工”,是他们对业主的承诺。今年6月以来,各方协同,开足马力,项目迎来了“封顶季”。

­  围挡外,每天出来散步的拆迁户陈添泉都会在路边站一站,望一望他和上千户村民们的未来新居,等待“出棚入楼”。“曾经一片荒凉,危旧房散落,现在,18栋安置房‘争先恐后’往上生长,显露英姿。”这一切,让他期待。

­  “杨跃清们”奋战的“战场”、“陈添泉们”口中的“新家园”,是龙文区省级重点项目——碧湖棚户区改造工程(鸿浦豪园)。该项目为目前漳州市最大的在建安置房项目,主要安置碧湖、湘桥、石仓、圳头等拆迁居民。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7亿元,占地面积约33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18栋高层住宅、一所9班幼儿园及一所24班的小学,及部分绿地公园。

­  黄金地块崛起“民生地标”

­  “截至今年6月26日,全部18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砌体完成80%,比预期提前了20多天。7月3日,已全面进入装修阶段”。杨跃清心里牢记“施工日记”:项目于2015年9月开工,计划2018年1月拆除外架,5月单体验收,10月“整体亮相”、竣工投用,届时,3014套安置房将交付安置。

­  鸿浦豪园地块位于龙文区核心区域,北起水仙大街,南至建元东路,西起龙文南路,东至湘桥路,“安置房四面环水,九十九湾蜿蜒而过,堪称风水宝地,”有着多年建筑经验的杨跃清感慨,听说不少开发商有意拿下这里开发房地产,均遭区政府拒绝。

­  把“黄金地”用在民生上,像鸿浦豪园一样,把好地段留给民生工程,在龙文已是常态。今年,龙文还有进贤三期等9个棚户区改造工程,4个保障性安居工程,一座座“民生地标”正在拔地而起。

­  “安置房顺利建设,当然高兴,我们家能够置换100多平方米的户型。”龙文区蓝田镇圳头村支委陈文松喜形于色。作为村干部,2013年底,他第一个带头响应征迁工作,腾出自家房屋,用作征迁指挥部。之后,他仍时不时会到碧湖棚户区改造现场,帮忙协调一些问题。“以前,九十九湾环绕我家,现在,新房子依旧四面环水,家的味道没变。”

­  棚改,不只是盖房子。“通过‘重建过程’,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同时提升城市品质、让拆迁户全面感受社会变革及城市变迁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区委书记欧龙光说,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棚改安置房必须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地方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建造、管理,让安置房充分享受到“国民待遇”,和其他建筑一样,成为新城市的靓丽一员。

­  工匠精神打造过硬精品

­  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鸿浦豪园的施工单位,开工初始,集团便向鸿浦豪园派驻了一支工地青年突击队,5名年轻管理人员“以工地为家”,白天盯质量、管安全,晚上研究图纸、技术攻关。

­  “工程采用样板先行制度,在每一道重要工序前先做好样板,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突击队队员王世俊说,以上能够帮助项目部甚至企业进行问题分析,利用形象的BIM模型特征点,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带动整个工程质量上台阶。

­  针对施工扬尘问题,该项目严格按照《漳州市进一步开展施工扬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操作。业主单位漳州市龙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岩介绍,现场配置了1套pm2.5和pm10的环境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场地内的空气质量数据,并由主管部门检测。

­  工地内部标准化、外部景观化,不污染城市环境,不影响市民生活,鸿浦豪园项目被评为漳州市在建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示范工地,着实将工程打造成了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形象的“名片工程”。

­  望山见水留住最美乡愁

­  从“有其房”到“优其居”,从宜居到乐居,是居民的期盼,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  鸿浦豪园距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湘桥村仅一街之隔,并为市中心抵达湘桥村的必经之路,作为周边村庄居民的回迁社区,如何体现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望山见水,留住乡愁。”项目南侧建元东路为古村落旅游通道,故安置房小区南侧入口,利用保留古木、古树、回迁盛德宫和牌坊广场街景等,保留被拆迁村内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印记,营造具有历史记忆的场所。“安置房小区内,将尽可能让居民‘上楼’后仍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家乡氛围。”龙文区城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发挥景观优势,九十九湾护岸正是项目的配套工程,临水景观波形板桩已完成75%,冠梁已完成40%,外加三座桥梁,可为居民打造亲水平台。片区居民有划龙舟的传统,龙舟房也在规划建设中。

­  与安置房建设同步进行的,还有周边建元东路、石仓南路和龙文南路等3条龙文主要干道,目前已全部完工通车。而斜对面、一路之隔的漳州市医院龙文分院,今年4月30日就已启用。突出交通优先、区域特色和功能配套,从医院、学校的配套到亲水公园的建设,拆迁居民有了安心的“后勤保障”。

­  今年,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建设又有了新动作。5月,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调研九十九湾湖建设,决定在湘桥村旁建设湘桥湖,在坂上村处建设坂上湖、孚美村处建设孚美湖、二湖连通成上美湖,推动九十九湾湖早日实现串湖成线、串珠成链。

­  城到哪里、水到哪里、景观就到哪里。一个水绿交融的滨水型、生态型民生新家园正由梦想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漳浦县委书记一线督导“水网”建设工作
  • 漳浦县持续推进“以旧换新”活动
  • 诏安官陂:开展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整治行动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