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严护生态线 建设美家园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东依天涯澳角,西傍岐下金凤湾、南望宫前湾,面积56平方公里的大美陈城入夏以来,沿着西陈公路驶进陈城镇地界,一片葱茏。站在大帽山顶,碧海蓝天、湾湾相连,群峰碧透、巍巍屹立,美不胜收。绿水青山,让这里灵动而壮美。
“我们陈城啊,历来生态就好,但近年来,鲍鱼养殖利润高,一部分人想暴发赚大钱,千方百计偷整地乱建鲍鱼场,幸好镇村一直在整治,不然环境就破坏了。”陈城镇澳角村村民沈先生感叹地说。此时在场的另一村民许先生,笑逐颜开地说:“镇村敢抓敢管,得夸奖!再说了,这山这海这林若不保护,以后留什么给子孙?”
近年来,东山县重视生态旅游海岛建设,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谷文昌精神发祥地,陈城镇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力度,全镇上下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共识。但仍有部分养殖户受利益驱使,置生态环境破坏于不顾,置“两违”整治工作于不顾,顶风抢建,现象恶劣。
“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后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陈城镇党委、政府狠抓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工作,坚持在严打“两违”的第一线。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苗头性问题做到以理相劝、以情感人,对抢建违建“露头就打”,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坚决遏制新增“两违”。二是坚持以责任为动力,13个行政村、国有林场、村建站、国土所、森林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职责到位,分区包片责任到人,做到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三是坚持巡查与打击相结合,不论节假日或白天黑夜,镇、村人员加强巡查,以雷霆之势坚决拆除“两违”,严慑伺机抢建乱建的不法人员。四是坚持整治与绿化相结合,开展植树造林、海漂垃圾清理、畜禽养殖场拆除、常态化环境卫生整治等等,拆违还绿,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积极构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为屏障、农田林网为网络、村口公园为节点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至今,该镇累计拆除违建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拆除畜禽养殖场6万多平方米,开展海漂垃圾清理、环境卫生整治、沿线干道绿化补植等整治面积超5万平方米,植树造林近1300亩,新增防护林带2.5公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守住了一方美景。生态环境提升无止境!陈城镇党委、政府不忘初心,镇村合力,干群一心,直面问题,众志成城,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保护,还民于碧海蓝天,还民于青山绿水,共同缔造美好家园。(通讯员 陈智端 记者 苏益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