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首届珍贵档案评选 明代皇帝给漳州状元林震的圣旨来参评
林震是漳州的唯一状元,一直以来,关于他的文物十分珍贵,可又非常稀有。历史上,在漳州塔口庵及长泰县城南门两地,建有状元坊;在长泰的登科山另建有状元书院,在钦化里建有状元祠。可这些建筑已废坏。保存至今,还能完整确定当初原始历史记录信息的,是长泰县博物馆内珍藏的一轴明代皇帝给林震的圣旨。
近日,这件明朝皇帝、漳州唯一状元的圣旨,将由长泰县档案局推荐,参加漳州首届珍贵档案的评选。
此件为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英宗皇帝敕封状元林震继室黄氏为安人的圣旨,也是林震家持有的第三道圣旨。这张圣旨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呈长方形,长190厘米,宽30.2厘米,质地绫布,颜色呈土黄色样,圣旨两侧原系有黑色木棍,现已遗失,圣旨绫面上的墨书字迹清晰、书法工整规范,保存较为完整。
时间落笔处盖有朱印篆书阳文“敕命之宝”,外侧又盖有“之宝”半方款识。全文字数不到100个字——“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国家推恩臣下,而必及其室家者,所以厚人伦之本也。行在翰林院修撰,林震继室黄氏克勤内助,兹特封为安人。服此隆恩,毋忘儆戒,钦哉。’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林震年幼丧父,事继母至孝,家庭生活贫困,但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林震勤苦读书的精神勉励着代代长泰人。在城关村的彩绘墙上,绘就林震传奇的状元文化故事,中山路的状元井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旨中的黄氏为何能被封为安人呢?原来,当初,林震授修撰的官阶是从六品,按《明史》,其妻子可封安人,可封一嫡一继。林震正室薛氏去世后,续娶25岁黄氏为继室。黄氏在京鼎力支持丈夫事业,操持打理内务,贤能有德。所以,英宗皇帝才会敕封黄氏为从六品安人。
该圣旨文物是1966年,林震老家科山村的村民拿来捐献给政府,并收藏于县文化馆内。1987年7月,长泰县博物馆成立,同年10月,文化馆将“圣旨”移交给博物馆珍藏保管至今。据调查走访,林震逝世后,其后人举家迁回枋洋镇科山村居住,该圣旨本由科山村的林姓保管,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拿到祖厝祭拜祖宗,以勉后人。后来,因经历土改,林氏渐渐没落,圣旨和状元碗、状元筷被没收。状元碗与状元筷在文革期间遗失,只有圣旨被收藏至今。
“该圣旨是林震中状元的又一史证,更为研究状元文化提供实物见证,价值珍稀。”据博物馆工作人员郑阿忠介绍,由于圣旨文物保管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合展览,日后会对其进行“复制”,以副本形式陈列展览,勉励后人。
⊙记者罗培新
通讯员蔡明兰林春兴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