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旅游局将更名为漳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大漳州   2017-02-22 15:03

­  漳州市旅游局将更名为漳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昨日,福建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四条批复,分别同意:

­  ■ 宁德市宁德市旅游局更名为宁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仍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  ■ 龙岩市龙岩市旅游局更名为龙岩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仍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  ■ 漳州市将漳州市旅游局更名为漳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仍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  ■ 南平市南平市旅游局更名为南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仍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  ▼

­  独家解读

­  导报记者了解到,此举意味着漳州在增强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协调职能方面, 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  漳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游瑛表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旅游从单一部门推动向部门综合联动转变。

­  “旅游发展委员会除旅游局原有职能不变外,综合协调职能将进一步增强。”游瑛说,它标志着旅游产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综合功能的进一步彰显。

­  去年下半年左右,漳州市旅游局着手申报市旅委,昨天,终于福建省政府正式公布了批复。

­  把旅游局改为旅游发展委员会,不是简单的更名。

­  游瑛说,根据漳州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名后,原旅游局单一的行业主管部门转变为负责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产业促进、资源统筹和服务监管的政府综合协调部门;同时,使得旅游监管部门协调更顺畅,动作更快速,综合治理效率更高,这对漳州旅游业发展来说可谓“好处多多”。

­  游瑛表示,后续关于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需要市委市政府决策决定,目前只是先更名,接下来,什么时候挂牌、什么时候正式更名,还没有明确时间。

­  延伸阅读:

­  福建四个设区市的旅游局更名后,省内其他几个设区市和省旅游局是否会更名?目前还没有搜索到相关信息。放眼全国来看,从“旅游局”到“旅发委”,已经有不少例子。

­  以省级层面来看,2009年,海南省旅游局在全国率先更名为“旅发委”。截止目前,已经至少有海南、北京、云南、广西、西藏、湖北、河北、四川、黑龙江、贵州、甘肃、山东的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2015年,国家旅游局对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省区给予1000万元奖励,予以政策倾斜,还特别在有关旅游重大活动和建设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  ▼

­  变化

­  “旅游局”到“旅发委”,名字变更的背后是机构人员、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实质性调整。我们从全国一些地方旅发委成立后,媒体的报道评论中可以观察到变化,比如:

­  ● 《华商报》报道,更名后的河北省旅发委内设机构增加了综合协调处和产业规划处,从过去6个内设机构增加到8个。河北省旅发委的成立,意味着河北旅游从单一部门推动,向部门综合联动转变,改革后除旅游局原有职能不变外,综合协调职能将进一步增强。

­  ● 根据新华网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旅发委后,机关内设机构由7个增加到9个,机关行政编制也增加到59名。兼任的委员涉及其他的政府部门,适应了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壮大的趋势。

­  ● 《长江商报》报道,海南省旅发委除了增加统筹协调该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统一管理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外,还取消了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旅游定点单位业务年检及旅行社经营权的招投标工作。

­  “统筹协调”、“部门联动”……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从“旅游局”到“旅发委”,综合协调能力升级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指出,更名后由之前的“行业管理”变为“综合协调”,旅发委不再只是单一的旅游行业内部的管理部门了,而是统领全局、协调发展旅游行业,参与制定规划和统筹工作。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接受采访时说,改设旅发委是当前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的必然趋势。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旅游业涉及规划、国土、建设、交通、文物、文化、质监等诸多领域,涉及部门多,没有综合协调能力,很难推动工作。比如北京改设旅发委,一些主要部门的人在旅发委当副主任,嵌入领导集体里,一旦有问题,可以系统决策。

­  此次宁德、龙岩、漳州、南平的旅发委同时获得批复成立,算是福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这些地方的旅发委具体咋构成,职责范围有哪些,福建旅游还有啥改革新动作,相信近期就会有答案。

­  导报记者 张韩丰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华安县县长调研县属国有企业
  • 漳州高新区举行首次党政领导“企业接待日”
  • 东山县下西坑村在海上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