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阻隔63年情 一封家书圆回乡梦
找到伯父的家书,也找回陈志英寻根的信心,图为他(右二)与大陆亲人合影
闽南网9月20日讯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它穿越海峡,让分离半个多世纪的两个家族,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63年前,21岁的陈其祥出海捕鱼时遇到台风,从此留在台湾基隆。回家,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直到27年前去世,他也未能完成夙愿。那一年,远在龙海港尾浯屿的堂兄陈其吉闻讯,悲痛之余写来一封信,让陈其祥的后人回大陆看看。
今年6月,陈其祥的儿子整理旧物时,找到这封“丢失”许久的信,圆寻根梦的信心再次重燃。陈其祥的次子陈志英带着家书,再次踏上寻根之路,在各方帮助下,前天,他踏上故乡。
1949年的台风天
那年,出海捕鱼的父亲到基隆避风,虽然落地生根,但一辈子都在想家
时间,回到1949年的那个台风天。龙海浯屿岛上,陈家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等待出海捕鱼的陈其祥回家。
当时,由于风力太大,渔船进港避风,21岁的陈其祥就这样来到基隆,并在那落地生根。
今年47岁的陈志英说,父亲一辈子都在想家,想着回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三兄弟陆续出生,父亲是经常出海打鱼,在家时间不长,跟我们在一起时,他提得最多的就是家乡,说家乡的荔枝有多大,龙眼有多甜,杨梅长得跟乒乓球一样,连我们被蚊子咬了,他都会跟我们开玩笑说,故乡的蚊子一只有两斤大”。
1985年的一封信
父亲去世后,伯父寄来家书说,大家是一家人,有困难随时回去找他们
1985年,陈其祥去世,临终前,他交代陈志英兄弟,一定要回到大陆,去见见大陆的亲人,告诉大家,陈其祥这一脉已在台湾开枝散叶。
陈志英说,父亲去世后不久,一位大陆的宗亲给他哥哥陈清云带来一封信,这封信,是他的伯父(陈其祥的堂兄)陈其吉写的。
“自从叔叔去台湾后,我父亲每年都要托人打听,叔叔在那边怎么样,听说叔叔去世后,我父亲当场倒下,说念了几十年,没等到见面就走了。”陈其吉的儿子陈小龙说,父亲不会写字,于是请人帮他写信寄到台湾,他父亲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也是和台湾的堂弟见面。
“伯父在信里面让我们节哀,说如果我们过得不开心,或是有什么困难,随时回去找他们,大家是一家人。”拿出这张已经发黄、斑驳的信,陈志英热泪盈眶,“我们也想回来,但当时我们日子过得不太好,就把这件事先搁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