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数百年艺术盛宴 黄仲琴书画藏品展漳州开展
上午,一场沉淀数百年的艺术盛宴——黄仲琴书画藏品展在漳州开展。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沉淀数百年的艺术盛宴?这得先从我们生活的城市——漳州说起。漳州是一座具有133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文化遗产丰富,明清之际的张燮、黄道周,近现代的许地山、杨骚、林语堂等饮誉海内外,是漳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漳州开放的文化名片。
而本次“漳州名儒—黄仲琴书画藏品展”,集中展示了近现代漳州另一位文化名人黄仲琴的成就。黄仲琴是漳州本土诞生的精英,不仅是著名教授、学者,还是一位爱国、正直、坚持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曾经为漳州现代教育、漳州地方文史研究做出杰出贡献,堪为后人楷模,值得纪念。黄仲琴,2007年被中共漳州市委组织部和漳州市科教兴市专家顾问组联合列入《漳州百年百杰》。
这次展览以展示书画、信函、实物的形式,较好地反映了黄仲琴的文化活动。其中有黄仲琴书画作品、手稿;有黄仲琴清末民国间与顾颉刚,郭绍虞、诸闻韵、容庚、容肇祖、许南英、许地山等名家往来的作品及书画、信函;有黄仲琴收藏的黄道周、洪思、王澍、黄任、蔡新、刘墉、弘一等书画作品;还有黄仲琴用过的部分印章和藏书等,都是漳州历史文化发展的瑰宝。
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阮开森(中)参观展览
作为本次画展的协办单位——漳州松云阁,以展示大量古今字画、明清家具远近闻名。阁主王松柏对清末民国间漳州黄仲琴崇敬有加,先前搜集其书画、信札等近百件专辟展室,近来极尽搜罗之能事,几乎达到“疯狂”程度,并痴情筹建黄仲琴纪念馆。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王松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收集黄仲琴书画作品20余幅、手稿十余册、部分印章、藏书和与黄仲琴有关书画作品共百余件。而这次藏品展,王松柏也辛苦筹备了半年多。
王松柏说,挖掘、整理、宣传沉寂几十年的漳州文化名人,保护和利用好漳州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传统文化遗存、乡邦文献,编印成册并举办展览,将有利于激励漳州人民、青年一代爱乡爱国,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汲取力量,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勤劳双手,共创更加富美的漳州。
松云阁阁主王松柏(左)向来宾介绍展出作品
【人物介绍】
黄仲琴(1884~1942),号嵩园,字仲琴。祖籍广东潮安,生于漳州。十四岁师从漳州理学名儒王履亨,清光绪末,在江苏法政学堂毕业。返漳后,在漳州府劝学所任职,推行新学制。清光绪至民国期间历任龙溪县丞、漳州军政府教育局长、国会议员、广东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先生不仅精通古文奇字、考古、历史和书画,还谙熟英语、日语,著文稽古数百篇。
先生与蔡元培、马叙伦、容肇祖、邓尔疋、叶恭绰、商承祚、弘一、许地山等近百位近代著名学仕都有往来,并诗赋画作互相交流,殁后留下了很多艺术珍品。
先生对漳州文化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任龙溪县丞、军政府教育局长期间,废私塾,建学堂,首创职业教育。先后担任龙溪县甲种商业学校、石溪中学校长,并引入世界语教学,大力鼓励推动出洋留学活动。他在1915年8月,深入华安县汰内的仙字潭对三处史前摩崖石刻进行考察,并于1935年在《岭南大学学报》4卷2期发表《汰溪古文》一文,首次将仙字潭石刻公诸于世,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如今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先生属漳州一代文化名人,曾为漳州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值得漳州人学习和引为自豪。
清宣统元年(1909)漳郡教育讲习所首届毕业生留影。
(左起第二人黄仲琴、第七人漳州知府陈嘉言)
【展品欣赏】
黄仲琴 书法 41×91cm
李橘叟 国画山水 33×68cm
弘一法师 书法 33×68cm
卢子枢 国画山水 23×33cm
洪思 书法 31×116cm (邓尔疋 拔)
张希鲁 国画山水 33×68cm
许地山 书法 27×37cm
王履亨 书法小品 20×52cm
黄仲琴 《湖边草堂》 26×28cm ×7
【观展指南】
开幕时间:2016年12月6日上午10:00
开幕地点:漳州市美术馆3F(迎宾路1号/漳龙商贸集团)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6日至12月12日
展览地点:漳州市美术馆3F展厅(迎宾路1号/漳龙商贸)
漳州市美术馆 馆址示意图
公交站点:人民广场南站(1路、10路、23路、观光1线);第三医院站(1路、5路、10路、23路、观光2线)以上两个站点均可到达漳州市美术馆 (迎宾大道1号 漳龙商贸集团2-3楼)
(来源:海峡都市报记者 周杨宁 漳州市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