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抛开复读的纠结 做个勇敢追梦人
闽南网8月21日讯 从华安县城出发,进入湖林乡,通过弯弯曲曲盘山公路,驱车2个多小时,才到达吉土村。山间一座上世纪80年代建的破旧土坯瓦房,就是陈焰坪的家。
陈焰坪的父母亲都是农民。
一进家门,我们正好遇到陈焰坪挑着一担地瓜叶回到家里。
前几年,父亲陈振文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至今没法干农活,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母亲王金珠的身上。
陈振文说,孩子很懂事,每次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扛起锄头,上山干农活,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高考后,陈焰坪总是抢着干农活
学子档案34
姓名:陈焰坪
家庭住址:华安县湖林乡吉土村
毕业高中:华安一中高考分数:558分(理科)
录取院校:福建农林大学
而更令陈振文欣慰的是,儿子从小就争气,就读的小学是由厦门航空港集团捐建的吉翔希望小学,他每天清晨5点多就起床,6点就出家门,走三四公里才到学校。放学走回家里,几近天黑。
要是看到父母忙农活没回家,陈焰坪总是主动做好煮饭、喂猪等家务活。小学六年里,他还多次获得厦门航空港集团的奖学金。
2005年,陈焰坪第一次离开小山村,到镇里的湖林中学读书。“家里喂的几只鸡、鸭总是舍不得自己吃,每次都是拿到市场上卖。喂了1年多的猪,卖了,就拿这笔钱来给孩子当学费、生活费。”母亲王金珠很是感慨,初中3年,儿子每周的生活费10多元。每到周末,为了省3块钱车费,陈焰坪都是走10多公里山路回家。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三年后,陈焰坪被保送就读华安一中高中部,在10多名保送生中,他的成绩排第一。
在去年的高考中,陈焰坪考过本二线,但在高昂的学费面前,家里没能力送他上大学。
“去年暑假,我外出打工1个月,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一次次地想起《坚持》这首歌。”复读?心里在纠结。陈焰坪说,那段日子真的很难过,不甘放弃,但家里的现实情况,让他不敢对父母说自己的想法。
“就是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读书。”父母知道他的想法后,向亲朋借了4000多元,年逾古稀的奶奶还拿出攒下的几百元。
在漳州立人学校复读时,每当遇到困难,总会想到那熟悉的旋律,“运命不是天注定,只要用心来打拼,一定唱出阮的名……”也正是这首歌《坚持》,一直激励着他奋进、前行。
功夫不负苦心人,陈焰坪今年被福建农林大学录取。而学费再一次地让全家人困扰、头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