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限塑"四年 集贸市场存盲区

2012-07-30 07:34 来源:闽南日报 0

大型超市对有偿使用塑料袋执行较好、名牌服装店基本使用硬纸袋。随着限塑政策的贯彻实施,消费者和商家逐步认识到限塑令对遏制白色污染的积极作用。据对市区沃尔玛、中闽百货、新华都、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的调查显示,这些大型的超市100%都能执行有偿使用塑料袋政策,据了解,我市本土超市吉马超市年销售塑料购物袋2011年比2009年下降了40%左右。据对新华西路15家服装店的调查,90%的服装店都是用硬纸袋、环保袋来代替塑料袋,并且免费提供给消费者。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限塑令”执行中有些地方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集贸市场、街边摊点“限塑令”形同虚设。据对市区较大型的农副产品市场——北桥市场、延通市场、瑞京市场、前锋市场等处调查,销售面点、蔬菜、水果、副食品、杂粮、肉类等食品商贩大多数都在无偿提供厚度明显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集贸市场里的大多数买卖双方始终未能习惯有偿使用合格塑料袋,“违规袋”因其成本低廉而一直牢牢占据着这些商品零售场所,经询问得知,只有当有关部门到市场来例行检查时,商家才临时挂出合格的塑料袋来应付,检查完后依然如故。对此商家也表示无奈,肉菜市场一般利润微薄,特别是蔬菜经营,每个合格的塑料袋成本将近0.1元,将该笔成本转移到买家或卖家身上都难以承受,所以大部分商贩都无偿提供不合格塑料袋,某菜贩说顾客买一种菜用一个袋子,最后还要用大袋子合装起来,他一天要消耗十多元钱约200多个塑料袋,不过与摊点利润相比可忽略不计。

小商店、熟食店基本不执行。在5家商品零售的个体商店(其中包括2家熟食店)走访中发现,“限塑令”对这些商家的约束基本成了一纸空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出售直接与塑料袋接触的熟食的商家中,所有塑料袋都是非本色的、经过高温食物接触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其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超市免费手撕袋成了购物袋的替代品。对大润发超市的调查表明,用来盛生鲜的手撕平口袋因被限塑令豁免成了免费替代品。在大润发超市水果摊位随机抽选了10个消费者进行观察,5人撕多了1-2个平口袋放在购物篮里,1人撕多了5个,调查员过去询问为什么撕那么多平口袋时,消费者说拿回家当垃圾袋使用。超市的调查显示,顾客平均每使用3个塑料袋就要同时使用4个手撕袋,手撕袋的用量大于塑料袋的用量。 

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漳州市有关部门对“限塑令”的监管执法范围还不够广、力度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商家的“顶风作案”。据了解,有关部门对大型超市的管理力度相对较严,但疏于对小商家的监督和处罚。部分小商家从来没有执行也不担心会受到处罚,明目张胆免费提供塑料袋,并蔚然成风。同时,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虽然定时有监管部门进行巡查,但多数档口能事先准备另一套塑料袋应付检查,即使不合格塑料袋被缴获没收损失也不大,未能起到惩罚警醒作用。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特色产业园区竞赛成效凸显
下一条:漳州青年创业大赛初赛结束 高科技务实型项目受青睐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