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全民挑刺市容环境 助力“创卫”
在苍园菜场,一个垃圾桶旁堆着垃圾
闽南网7月26日讯 “路畅、水清、树绿、城美。”这是4年前,漳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时提出的目标。当时,漳州市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考评组的考评,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这4年间,“创卫”工作已发展成为长效工作机制,漳州的城市比以前更美、更干净了。如今,漳州正在向“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目标迈进。
今年下半年,漳州将迎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较之4年前,考核标准提高,考核更加严格。继本月初,漳州市召开迎接“创卫”复审动员大会之后,这两天,芗城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动员会,部署市区市容环境、卫生、“五小”行业等方面的整治工作。
漳州市创卫办办公室杨主任说,国家卫生城市考评组将在两三个月后来漳复审,届时,复审采用的是暗访的形式。而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最直观地体现一个城市的卫生水平,因此,这一方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身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们希望她变得更美。如今,“创卫”复审已进入倒计时,让我们一起助力“创卫”,寻找城市中的环境卫生缺陷,纠正它、整改它,让城市变得更美。
因此,如果您发现市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可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告诉我们,也可以登录新浪微博@海峡都市报漳州新闻。
【记者搜街】市容环境,还有些许短板
现象一菜市场旁垃圾多
地点:北桥菜场、苍园菜场、岳口街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中发现,市区的北桥、苍园、新华东等几个菜场,均发现存在卫生问题。
北桥菜场的主干道虽然相对整洁,但路面低洼积水处还是能看到不少漂浮着的塑料袋,零散的果皮、菜叶也撒了一地,还有水果店把刚摘掉的一堆龙眼叶扫到路旁。
苍园菜场,一进大门,垃圾桶两旁的两堆垃圾就映入眼帘,垃圾堆旁还有苍蝇飞来飞去。走近一看,里面都是快餐盒、塑料袋、瓜皮、菜叶等生活垃圾。紧靠着垃圾桶的榕树树干上还卡着一个装满垃圾的塑料袋,垃圾桶后面还有五六个装着垃圾的蛇皮袋。旁边店家说,这个垃圾桶的桶盖太高了,附近居民贪图方便,直接把垃圾丢在桶边。
在岳口街,两座石牌坊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一座石牌坊的底座几乎被鸡蛋壳、竹笋壳、塑料袋、西瓜皮等垃圾占据,另一座石牌坊下路面破损,形成两个小水坑。苍蝇飞来飞去,不时还有一阵恶臭袭来。市民王女士说,由于岳口街道路狭窄,两旁居民嫌垃圾桶放在家门口太臭,都不愿设置垃圾桶。平时只能靠环卫工早晚两次来清理垃圾,但是每次刚清理完,路边就又有垃圾了。
现象二
占道经营的不少
地点:中山公园南门、打锡巷、新浦路
城管执法时,没有动静,城管一走,流动摊贩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昨天下午5点左右,仅在中山公园南门门口一处,就聚集了六七个流动的水果摊。这里人流较多,不时有市民光顾。两边的水果摊挤占了道路的大半空间,仅剩4米左右的路面给车辆通行。记者了解到,摊贩摆摊也要看天气,凉快点就下午三点多出来,热一点就下午四五点再出来。一个刚停下车子的水果摊主说,她平时都在公园门口摆摊,下午三点多就过来了,刚才是看到城管才跑开的。
此外,在打锡巷、新浦路前锋菜市场外等路段,也有三三两两的流动摊贩占道叫卖果蔬、花卉。
芗城创卫办:
不符合市容标准
这些现象将整治
记者从漳州市创卫办了解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0年版)要求,市容环境卫生要达到《城市容貌标准》,即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家禽现象。
芗城区创卫办表示,记者搜街发现的这些现象,明显不符合标准,他们将一一清理、整治。
【部门在行动】芗城专项整治无牌车辆
昨天,芗城区城管执法局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始了新一轮的“无牌电动、机动三轮车及无牌摩托车”的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这些车上路行驶、非法营运的现象。芗城区城管执法局直属一大队大队长陈勇明说,这些车之所以要重点整治,是因为这些车行驶随意性大,不遵守交通规则,扰乱交通秩序,而非法营运现象更严重,不但阻碍道路交通,还扰乱正常的客运市场,开展这一专项整治,是“创卫”工作中市容整治的重要内容。
芗城区城管执法局唐副局长说,除了上述无牌车辆的专项整治外,本周芗城城管部门还将对主次干道、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开展拉网式巡查。仅巷口街道,就在这次“创卫”工作中投入5万余元,增投环卫工人18人,机动运输车辆2部,清理垃圾死角、占道堆积物95车,打捞池塘漂浮物31车,修砌围墙83平方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