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去年高考 高学费让他成了复读生

黄月美说,平时再忙,每学期都会抽空参加家长会
18 学子档案
姓名:赵志坤
家庭住址:华安丰山镇银塘村顶角新楼80号
毕业学校:漳州正兴学校
高考成绩:554分(理科)
报考院校:福建农林大学
闽南网7月25日讯 因为大学学费高,被录取后,却只能选择复读,这是去年赵志坤和母亲商量的抉择。
当然,困境还不止这些。
父亲在车祸中离世,那年,赵志坤才8岁,姐姐10岁。只上过小学的母亲黄月美,守着家中百余棵香蕉树,带大了姐弟俩。
今年,儿子上了本一线,女儿在上大二。“黄月美不容易啊”,听了赵家故事的人,都会不禁竖起大拇指。
黄月美说,孩子上学这些年,有太多好心人帮忙,自己也从三四年前就翻看《高考志愿》,而每年香蕉树一千多元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填报志愿时,儿子很谨慎,就想选个在助学贷款范围内、可以付得起学费的学校。
第一年高考因学费太高放弃上学
今年临近高考,赵志坤正长水痘,尽管成绩上了一本,也比去年好,但他觉得“应该可以更好的”。
这次,黄月美和儿子商量志愿的填报,更加小心谨慎了,“无论如何,今年都一定要去读大学了”。赵志坤是复读生,去年高考成绩559分,被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录取,母子俩没有因此高兴,反而是愁坏了。“算算学费、住宿费,一下子要交9000多元,还得买电脑,就算助学贷款也只有6000元,多出来的学费根本没法筹”,黄月美说,之后他和儿子商量,决定复读一年。
不过,复读这一年的学费,也是母子头疼的事,幸运的是,赵志坤成绩好,漳州正兴学校免去了他的学费及一学期的生活费。今年,赵志坤特意选择了农林大学,学费相对较低。
儿子的争气,是母亲一直坚持的“原动力”。中考时,志坤以华安县第八名的成绩进入华安一中,当时市区多所中学都到学校争着要这个生源,因为县城生活费低,他最终留在了华安一中。高三的复习费神,这把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母亲急坏了,最终她想了个省钱的办法,养了一些鸡鸭,给孩子补营养。
一本《高考志愿》母亲四年前就开始看了
“妈妈,你叫我认真读书,我考上大学了,怎么办,哪里有钱读书。”赵志坤的姐姐曾这样问黄月美,不过,她得到了母亲的鼓励,黄月美要孩子安心读书。每次姐弟俩拿回前三名的奖状,母亲就会拿出一点小钱,“以资鼓励”。只是,这些钱姐弟俩没花,开学时拿出来当学费了。
如今,姐姐在福建农林大学读大二。靠6000元的助学贷款缴交学费和住宿费,还参加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兼职。姐弟俩没有电脑,学习不方便,家里的亲戚本想凑钱帮他们买一台,因为姐姐去年拿了5000元奖学金,这些钱刚好买电脑。
黄月美在姐弟俩小时候,就十分注重教育,月考、期末考,她都要向老师要回孩子的各科成绩,哪科薄弱了,就一一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就算他在市区上学,每次家长会我也会尽量到”。早在三四年前,黄月美就开始翻看《高考志愿》,仔细了解各所学校的专业,为了能在孩子报志愿时,给些意见。
姐弟俩读书遇见的好心人,黄月美一直惦念。“姐姐在学校没钱吃饭时,有位辅导员二话不说就取了两个月的工资借给她”,因为一路上总是幸运地得到帮助,黄月美坚信,“一切困难都会过去,只要孩子读书,这个家庭就能改变”。而等儿子也去上学了,身体并不好的黄月美也打算再出去找找工作,“香蕉树收成实在是一年比一年差”。(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郑娟娟 戴江海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