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提升人居生活品质

2012-07-23 07:51 来源:闽南日报 0

  
乡村郊野,静谧平和。蔡旭海摄

  我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和“奋力冲刺150天,喜迎党的十八大”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活动为契机,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打好城市建设战役,集中精力和资金重点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投入,市区内河引水、道路修缮、路灯改造、夜景亮化等市政设施的维护改造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市区内河通畅,道路亮化平整和排水设施完好,促进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内河整治 疏通城市脉络


城市内河引水工程建设现场。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城市的灵魂。古人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人记忆中的漳州城,河网密布,港道众多,清澈的内河水系环绕小城。而今,随着人口的繁衍及城市的拓展,许多湖泊已不在,很多港道已填埋,内河水也不复旧时清澈,散发着异味,我们只能由保留的一些带着“港”和“浦”字的地名去联想此地过往的水道和码头,只能在发黄的老照片及县志里去追忆曾经的小桥流水。目前中心城区内河水系现状为,西有三湘江水系、东有浦头港和九十九湾水系,这些水系从外围郊区流经市区汇入九龙江西溪,旧城区分布有环城河(宋河)、泗洲河、脚桶港、葫芦潭、塔后港、连科港和浦头港支流等未从外围郊区流入的内河港道。这些水系、内河港道是市区的主要防洪排涝系统,对市区的泄洪排涝安全和市容环境面貌改观作用重大。

  因受污染存在淤积严重、水质黑臭等问题,被戏称为漳州市区的“黑龙江”。  

  为了彻底改善市区内河环境,实现“水清、河畅、景美”的目标,在近几年开展的内河截污清淤的基础上,我市于5月中旬制订出台了《市区河道整治实施方案》,芗城区、龙文区政府以及住建局、水利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环保局等市直相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细化方案,加强协作,继续合力推进内河港道的整治工作。内河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总投资4795万元,工程分为清淤整治、截污、港道修复整治和引水等四项内容分期逐步实施。目前,工程已经完成清淤整治、截污、港道修复整治等前三个步骤,进入内河引水环节。内河引水冲灌工程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九龙江(战备大桥上游约200米处)建设一座日取水20万吨给水泵房,铺设配套给水管道4.5公里,取九龙江水对葫芦潭、脚桶港、环城河、泗洲河和浦头港等内河进行冲灌,促进内河水系的水循环,改善内河水质,工程力争于2012年年底竣工。截至7月15日,已全部完成引水管道的铺设,引水泵房部分,已累计完成投资126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3%,完成基坑围护桩第一道支撑的制作任务,正在进行围护桩第二道支撑的制作。同时,浦头港支流临时引水设施的设置,使得浦头港支流部分河段水质黑臭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内河引水改善水质已初见成效。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新中国参加奥运会第1人吴传玉夺冠后 曾回漳州寻根
下一条:详细解读漳州居民阶梯电价制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