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别愁热 漳州市区近3万行道树为你送凉

2012-07-20 07:56 来源:闽南网 0

  
中山公园附近纳凉的市民

  
夏季,漳州市区延迟2小时,点亮夜景灯

  闽南网7月20日讯 昨天,是入伏第二天,未来三天,“气温飙高”在漳州又现“抬头之势”,最高温从35℃开始走起了。

  天热得让人叫苦不迭,若走在市区遮阳的行道树下,降温效果就立竿见影了。对此,漳州市园林管理局称,目前市区纳入管理的道路约50条,绝大部分道路为单排树,其中,水仙大街龙文段、江滨路、迎宾路为双排树,有行道树近3万棵。

  而市区的纳凉地儿,也在炎炎夏季送凉不少。目前,全市已有纳凉点1471个,其中较为完善的有652个。其实,市区几大公园,是夏日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不但有免费茶水、防暑药品,还有字正腔圆的芗剧听。

【行道树】市区近3万棵行道树送清凉

  今年7月,北京出台首部《行道树修建规范》,规范指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行道树,如果过高过密,会阻碍空气的流通,使扬尘、尾气等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相反,在车流量较小、比较空旷的郊区道路两侧,行道树长得高长得密,能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

  反观漳州的行道树、隔离绿化带、街道花圃,是否有个美美的姿态,迎接夏日的到来呢?

  其实,漳州市园林管理局工作人员,在今年4月就给芗城区、龙文区街道上的行道树来个“大美容”,避免了过于茂密的枝叶遮挡信号灯、红绿灯、道路指示牌,一旦发现被挡住了,交警部门也会及时地将情况汇总给市园林管理局,此外,市园林局也加大了道路隔离绿化带、安全岛上花圃的浇水频率,每天十多辆水车上街,浇水一两次。

  记者近日从市园林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市区行道树近3万棵,主要树种为大叶榕、高山榕、芒果、白玉兰、夹竹桃等,纳入管理的道路约50条,绝大部分道路为单排树,其中,水仙大街龙文段、江滨路、迎宾路为双排树。这些行道树树龄最短5年,而老街道上的行道树树龄达三四十年,如延安北路上的部分树是上世纪60年代种的、胜利路上的树上世纪70年代就有,如此“高龄”的大树,能给行人遮遮阳、挡挡热。

【记者体验】走在老街行道树下最凉爽

  昨日中午12时,记者在市区各条街道行道树下,感受了一番“漳州温度”。

  市区主干道上,较老的街道遮阳效果较好,如栽满芒果树的胜利东路、胜利西路,以及大榕树居多的新华南路、新华北路,还有满是玉兰的延安北路,另外街龄较短的水仙大街、丹霞路、元光南路、元光北路有特色,除了单排的行道树外,这些街中间的隔离带上,也种了树。

  另外,一些道路不宽的老街,两边骑楼、民房并排,也相对凉爽。值得推荐的有瑞京路、修文东路、修文西路、新浦路、北京路及青年路。

  建议市民尽量避开新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路面较宽,行道树树龄短,个头还未长高,那么遮阳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如南昌中路、九龙大道、瑞京西路等。

  当然,市民也不必担心树枝会和空中的电线交叉。记者昨天从漳州市政府了解到,去年年底,市区新浦路、江滨路、元光北路、延安北路、漳华路、胜利西路和九龙大道等7条主干道的电缆全部“下地”。加上之前有10多个路段实现“电缆下地”,漳州市区已基本实现主要路段的电缆全部下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爱心助学:精打细算 每天生活费不超8元
下一条:戴上徽章 海都首期小记者“毕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