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到 小编帮你盘点短线游、游泳等解暑攻略
冬病夏治
入伏第一天
贴三伏灸的有700多人
昨天是初伏的第一天,到漳州市中医院、漳州市医院做三伏灸的市民还真不少。
上午11点左右,在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诊室、走廊、楼梯通道都挤满了正在熏艾条的市民,其中有不少市民特意带着孩子来敷灸。
市民陈先生说,儿子9岁,以前因体质较差常感冒,从去年开始,他就带着儿子到中医院敷三伏灸,这一年来,孩子的体质好了很多。“医生建议,三伏灸至少要连续敷三年,效果才会好。”
市民郑先生以前每次感冒,就会并发鼻炎、咽炎等疾病,每次感冒都要一个多月才能治愈。去年三伏天,郑先生第一次去医院敷了三伏灸,这一年来,郑先生明显感觉体质好了很多。
去年三伏天内,共有1400多名市民到漳州市中医院敷三伏灸。仅昨天一天,就有450多名市民到市医院敷灸;而昨天当天,漳州市医院针灸科也有260多名市民来敷灸。
由于前来敷灸的市民太多,因此这两家医院都不实行预约敷灸,“先到先敷”。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赵学田说。
提醒
为啥三伏天敷三伏灸?
据赵学田介绍,在三伏天敷三伏灸,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天”天气炎热,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渗透,有助于邪气外驱,在三伏天里用麻黄、元胡、白芥子、甘遂、细辛、麝香等中药制成的三伏灸敷于人体相关穴位上,以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将药物直接送达病所,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
7月18日至7月27日为今年“三伏天”的初伏,7月28日至8月6日为中伏,8月7日至8月16日为末伏。常用腧穴由高至低排在前10位的有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肾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双侧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
四类患者可敷三伏灸
三伏灸适应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产科疾病等四类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在疾病尚未发作前,提前治疗,预防发作,减轻发病症状,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具体如下: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等症。
其他:痹症——风寒湿邪引起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四肢寒凉、背脊怕凉。
敷三伏灸要注意什么?
三伏灸虽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敷用。
敷灸的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孕妇、1岁以下幼童、敷灸局部有破损者和正处于疾病发作期的患者不宜敷灸。
贴敷期间禁忌: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敷灸当天最好不要洗澡。
此外,敷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这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可以忍受,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强烈,建议市民及时取下药物。
公交出行
非空调公交像“蒸笼”最热在午时
炎炎夏日,气温在35℃左右,要是搭非空调公交,对乘客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据漳州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区仅有27路和20路这两路车尚无空调,其中,27路有8辆、20路有1辆。这9辆车原计划是要换成有空调的新车,但由于漳州高铁需要新的线路(28路)对接,新车不得不先投入到28路,这两条线路的车辆调整会稍微延迟,估计到明年这9辆车能换成空调公交。另外,该负责人称,其他县市的公交线路不归他们管,所以具体情况他们并不知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