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儿子的选择 母亲的心结
闽南网7月5日讯 今天的学子故事,一位20岁的大男生,有个笃定的医生梦,而伴随他梦想成真的,还有父母难解的心结和企盼已久的愿景。
从小学到高中,陈凌杰一路顺意。小学毕业,考上私立学校,却又选择学费较低的公立学校。中学成绩优秀,被自主招生招入漳州一中高中部。
儿子的品学兼优,让父亲陈添顺倍感自豪,“再苦再累,都要让儿子上学”。
如今,儿子的成绩发榜了,可父亲的这个愿景,却变得有点渺茫了:做泥水工的父亲,每月最高工资3000多元,却要养活一家六口人,儿子的大学学费,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
陈凌杰说,家里温馨快乐,虽然穷,可都很乐观,因为这样,才让他能安心地读书。有笃定的信念“领路”,未来的医生梦会实现的。
学子档案 3
姓名:陈凌杰
家庭住址:芗城区南星村姜园亭7号
毕业学校:漳州一中
高考成绩:563分(理科)
报考院校:待定
懂事选择成了妈妈多年的心结
理科563分,高出一本线17分的成绩,陈凌杰觉得“低了”,平时的考试,他的成绩一般都超出一本线40多分。“想报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就怕成绩不够”,父亲陈添顺这几天一直担心儿子的志愿填报。
“他和妹妹(7岁),穿的衣服都是挑别人剩下的,不挑剔也不吵闹,懂事得很”,母亲陈荷辆,乐观的性格感染了整个家庭。
可是,在陈荷辆心里,一直有两件事,让她一开口就难受。“小学毕业,他考上了漳州市实验中学,因为高额的学费,他说什么也不肯去念”,妈妈想要借钱,让他上好点的学校,可陈凌杰没同意,“没事,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考上漳州一中”。
凌杰没让父母失望,还没中考,他就通过了一中的自主招生考试。
其实,好学懂事的品性,在凌杰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凌杰三四岁时,父亲因为意外住院,花了不少医药费。那年,家里没钱,母亲告诉凌杰,“我们这学期暂时先不去上幼儿园了”,妈妈不敢告诉他,家里没钱。开学时,小凌杰趴在自家窗户上,看着窗外的小伙伴在父母的陪伴下去报名,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去读书。“妈妈,咱家是不是没钱,我存钱罐里有5元,够不够?”有一天,凌杰忍不住问。这一问,把妈妈问愣了,不忍打击孩子,妈妈只能告诉他“你问问老师吧”。
“老师,上学要多少钱,5元够不够?”小凌杰冲窗外走过的陈老师问。这一问,把陈老师感动得哭了。那学期,老师免去了他的食杂费。
从此,母亲决定,无论怎样,都要让孩子上学。
高温酷暑
难阻父亲忙碌的脚步
“多赚点,想凑足他的学费。”高温酷暑,却没有阻挡父亲忙碌的脚步。
47岁的陈添顺,希望每天都能有泥水工的活,累点,他不怕,就是一直愁着怎么凑齐学费。不过泥水工是零活,不固定,每月最多也只有20天的活。
陈添顺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是年迈的农民,没有退休金,女儿年纪小,妻子也没有工作。
尽管生活压力大,可是想想争气的儿子,陈添顺就有了动力。凌杰的爷爷奶奶年纪大,都耳聋。不过这几天,两位老人似乎从家人的兴奋中知道了,孙子考出了不错的成绩,就要上大学了。连还在上幼儿园的妹妹,也知道哥哥“要去外面读书了”。
清苦度日
大米多是娘家人给的
“我几乎常年不用买米,都是娘家那拿的。”陈荷辆娘家在龙海九湖,家里的兄弟姐妹知道她日子过得清苦,都很照顾她。而邻居们也很“给力”,有人钓到鱼了,知道凌杰读书要营养,就给他送来。
“厝边一听说他考上本一,都很替他高兴”,陈荷辆说,经常有人问,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可是,想起陈凌杰这一年高考备战的辛苦,她很心疼,也觉得愧疚。“每天复习到夜里十二点多,别人都叫我要炖些营养品给他补补,可是他平时都没有吃过什么营养的东西”。说到这些,一向乐观的陈荷辆心酸了。
【捐助方式】
捐助渠道有两种:现金捐助和转账捐助。
您可以直接到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漳州新闻中心捐赠,电话:0596-2050110,地址:漳州市胜利西路劳动大厦10楼,联系人:牛小姐。
您也可以转账到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开通的个人账户,户名:牛肖培;开户行:工行漳州市城西支行;账号:6222021409004871556。
您可以自行决定捐助对象,帮扶一位或者多位困难大学生;也可以不指定帮扶对象,捐资金额也不限,由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漳州市教育局汇集后确定帮扶对象。
回音壁
漳浦团县委:提前为许荫丽办助学金申请手续
本报讯六月的高考,璀璨了多少学子的求学梦想。
十二年寒窗苦读,多少希冀与期盼,多少追求与执著,都将在这一刻绽放。
从单薄的青春穿行而过,请相信,在这样的旅程中,你们不再是独自一人抹去滑落的泪水。
泉涌的温暖,将让你们求学路上的每一步更坚定,生命更炙热。
昨日,爱心又从漳浦传开。
“贫困学子许荫丽(本报报道的第一位学子),我们要资助她,请她尽快跟我们联系。”漳浦团县委宣传部部长杨惠娟,昨日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称,要把许荫丽纳入漳浦县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中。
杨惠娟说,团县委书记陈婉儿十分重视,要求给予资助。许荫丽一家突然遭遇不幸,但她在逆境中考出好成绩,值得社会各界关爱。漳浦(深圳、广州)商会和漳浦(厦门)商会,每年都向漳浦团县委捐助一笔爱心款,每个贫困学子一人2000元,同时贫困学子还可以申请漳州团市委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助学金,每人3000元10年期的免息贷款,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今年,爱心助学款还没到位,但我们决定提前让许荫丽来办理申请手续。”杨惠娟希望,本报尽快告知许荫丽。“考虑到赤湖镇离漳浦县城较远,许荫丽只要到赤湖镇找团委书记就可以。”(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群 郑娟娟 白志强 实习生 吴烨欣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