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 漳州做大总部经济蛋糕
郭东福黄国轩郑智敏摄
龙厦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南至东南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在厦门、漳州地区与沿海铁路相连,将成为沟通起福建沿海与中西部的城际“大动脉”。它的开通运营,对推动区域间生产要素快速流动、产业整合升级、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漳州结束无动车的历史,进入了高铁时代。这在漳州交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要素集聚做大总部经济蛋糕
人员、资金、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经济要素的流动需要依托交通的快捷、便利,实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面对“高铁时代”来临,漳州市化“通道”为“枢纽”,提升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打造“引资洼地”,努力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打造总部经济。
龙厦铁路的通车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活跃经济发展,加速产业转移,全面加快沿线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带来沿线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发展格局的重新洗牌。这将给漳州市带来充裕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大流通、大市场格局,促使漳州“工业化提速、城市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
目前,漳州市总部经济的发展块头小、分布散、层级低,多数总部企业为一般的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这与注重研发、策划、营销等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的总部经济发展特征不相称。但和厦门、泉州等先进城市相比,漳州拥有广阔的腹地,随着大交通格局的形成,经济发展腹地进一步向内陆延伸,漳州总部经济的后发优势明显。
龙厦铁路的开通,区域交通条件更加完善、往来更加便捷,缩小了漳州与厦门的距离,有利于推进厦漳同城化进程。依托厦门特区的开放优势、完善的口岸配套、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密集的人才支撑,漳州发展总部经济将迎来更加有利的机遇和优势。同时,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祖籍地、台商投资密集区,其地缘优势还体现在对台优势上,对于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总部进驻独具吸引力。
而漳州市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企业到漳设立总部给予了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可以预见漳州的总部经济蛋糕将越做越大。
海铁联运打开港口经济空间
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港口经济的竞争、港口腹地的竞争。因为临海工业需要产业链的延伸,港口物流需要腹地广阔的市场和货源。通过海铁联运通道,依靠漳州各港区的优势,漳州的火车站点,将有望成为物流业新高地。
漳州市自古就是闽、粤、赣的交通要冲,特别是海岸线资源非常丰富,海岸线长达682公里,居全省第三位,发展港口经济的条件十分优越。
近年来,漳州市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加快临港工业发展,着力打造临港能源工业、船舶工业、港口装备机械工业等,但是各港区货量还不是很大,其中缺乏铁路硬件条件是主因。而龙厦铁路的开通所带来的通道效应及其适合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特点,将使漳州海铁联运业务变得潜力巨大,为港口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依港立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漳州大力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努力构筑起以港口为中心,以公路、铁路为枢纽,以运输物流为支撑,四通八达、方便快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龙厦铁路强大的货运功能,已经让漳州的码头、物流企业“嗅”到浓浓的商机。目前,漳州港口码头和与之相配套的铁路、公路、桥梁不断完善,有效推进了全市开放格局从局部、区域性向面向全国、全世界转变。漳州已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开通集装箱和散杂货班轮航线20多条,内贸航线辐射到上海、天津、营口、青岛、海口、宁波等国内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条国际航线,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攀高。
同城发展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交通距离的缩短不仅方便人们的出行,扩大工作和生活范围,也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时空观念和置业理念。通过龙厦铁路,厦漳同城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在城市较好实现产业互补的同时,还将使两地市民异地工作、生活更加成为可能。
厦漳泉大都市区,这个在几年前还非常概念化的愿景正逐渐显露其强大的前驱吸引力。龙厦铁路的通车,促使以厦门为中心的多城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形成,将成为同城化的“助推器”。特别是其对城际铁路、城市圈同城化的推动,引导城市圈空间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交通建设,规划先行。目前,厦漳泉三地从民生、产业、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入手,正进行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规划工作,计划出台《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与组织实施意见》。同时,三市交通部门编制了《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省交通运输厅已组织召开规划评审会,正进行规划文本的修改完善,计划进一步征求三市意见后再上报。
一系列交通方面的政策利好,将厦门、漳州、泉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厦漳同城化生活的形成已不再遥远。而龙厦铁路的开通,率先拉开了这一序幕,也将让同城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另外,随着厦漳跨海大桥、厦漳快速通道、厦漳城际轻轨、厦漳海底隧道等项目的加快建设、竣工投用,则将让这个一小时生活圈真正成为现实。(记者 胡彩芳 实习生 黄智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