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一卤面店老板16年献血逾13.6万毫升 居全市第二

2016-06-16 10:34 来源:闽南日报 0

­  “能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这是今年40岁的陈韶斌对幸福的定义。他平时做三件事:捐献血小板,义不容辞,如今献血量逾13.6万毫升,位居全市第二;当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员,为献血者服务,坚持了近10年;经营一家卤面店,没想到主业成了“副业”。6月13日,在市区华元小区北苑东门35幢11号的卤面店,记者听陈韶斌讲述献血的故事。

陈韶斌刚献完血

­  “我几个月没献血,心里就空落落的。十几年来,手臂时常留下针孔眼,有人还误以为我吸毒了。”陈韶斌话语里满是自豪。他和献血结缘要追溯到2000年。当时,陈韶斌在市区一家工厂当锅炉工。一次,其母亲做阑尾炎手术,输了不少血,他意识到,献血是一件积德行善、挽救他人生命的好事,便萌生无偿献血的想法。不久,陈韶斌专程前往停在市区胜利路和延安路交界处电信大楼门前的采血车,捐血400毫升,拿到一本献血证。在随后的献血过程中,他献血的次数逐渐增多。他不光和血站工作人员越来越熟悉,还认识了一批同样挽袖献热血的爱心人士。2007年,为给患者提供更及时的帮助,同时也使献血志愿服务规范化,陈韶斌等几个积极分子一同成立了漳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于是,在开店养家糊口和参加无偿献血之余,陈韶斌每星期轮班进行志愿服务。

­  “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而且有利于健康。”每一次,陈韶斌都以亲身经历向身边的人宣传无偿献血。在他的影响下,他的爱人和哥哥也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来。但也有不少人不理解,劝他“自己的活不做,做什么社会的事情?傻!”每当这时,陈韶斌总笑着说:“人不能掉进钱眼。献血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帮助别人,我觉得充实、有意义。”

­  陈韶斌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了献血,他过上有规律的生活,不熬夜,不喝酒。他连续多年被评为无偿献血奉献金奖。有多少献血证?他说,没数过。前天,漳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献血量位居全市无偿献血者第二,目前志愿服务工时达634小时。现在,最让陈韶斌高兴的是,以前对献血误解者,也成为献血者,有空就争着约他一起去献血和志愿服务。说到将来的打算,陈韶斌笑着说:“坚持!我还可以再献血二十年。”(记者罗培新实习生苏东铃文/图)

­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福建23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 漳州8个榜上有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