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华安五峰山上无名红军英雄墓见证红军攻漳(图)

2016-04-21 11:34 来源:华安县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0

­  “碧水长歌笑忠魂,青山汉悲声声呼英烈” 4月19日,闽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筹备小组、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华安县委党史研究室、沙建镇及官古村等相关人员,带着鲜花、花环等祭奠物品,到沙建镇官古村五峰山,祭奠在84年前为攻克漳州而牺牲的无名红军英雄。

­  这是一次简单庄重而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祭奠活动,因为1932年4月19日,这里发生了著名的五峰山战斗,这是红军攻克漳州的重要战场之一。当天,老红军后代代表张其福、陈桂荣也参加活动。

­  图为:登山途中

­  图为:登山途中

­  官古村民知道五峰山有无名红军英雄墓

­  五峰山战斗为红军夺取漳州战役最后胜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局面,毛泽东亲临前线指挥红四军攻下的。

­  官古村主任郭海青带着一行人向五峰山进发。从官古村出发,经过七八公里山间泥泞小道的颠簸才到五峰山脚下。因前些日子刚下过一场大雨,路面湿滑。一行人乘坐一辆越野车与三辆皮卡,这些车在陡坡处显得有些吃力。拐弯处泥泞不堪,两三次车辆需人力推行。

­  一行人来到了云雾缭绕的五峰山脚下。“之”形登山步道原本就崎岖难行,有的地方甚至估计为60度的陡坡。为了此次活动,官古村组织村民上山修筑400多米长的土质台阶,让台阶不么陡峭。越往高处,地势越是险要,有的人不得不握紧两旁树枝与杂草。

­  据郭海青介绍,这里的村民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说这里是红军激烈战斗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无名英雄墓。

­  无名英雄墓正处在五峰山的一处山尖平地上。五峰山地势高于十二岭,处华安、芗城、南靖交界地,在两侧是峭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气晴朗时,近可看到沙建镇,远可看到漳州市区。前来修山路的村民郑成德在英雄墓后面的石缝间捡到一枚生锈的子弹壳。

­  五峰山战斗

­  五峰山位于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官古村(旧称关古村)西部,是天宝大山的主峰之一,在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之前,由国军49师张贞所辖的第一四六旅王祖清部据守。天宝大山五峰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这次战斗是毛泽东亲临前线指挥红四军攻下的。

­  1932年4月10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东路军主力约1.6万多人攻下龙岩,敌杨逢年旅驻龙岩的291团和张性白的独立团被歼灭,驻守坎市的289团也闻风向南靖逃窜。攻克龙岩后,以红五军团第十三军驻守龙岩,负责保障龙岩至漳州的战勤供应运输线,第三军随红一军团长驱直入、直捣张贞的老巢漳州。张贞对红军可能的进攻已有准备,早在1931年6月,他就下令工兵连强征民夫600多名在漳龙公路要隘保林桥东岸两侧垒板墙,在榕仔岭筑工事、挖战壕,封锁保林桥和漳龙公路,并派重兵驻扎在天宝大山的十二岭、风霜岭等地,严防死守漳州的西大门。

­  图为:献花

­  4月16日,红十五军政委左权和四十四师师长苏进指挥部队在宝林桥一带对敌实行佯攻,牵制、迷惑榕仔岭一带的守敌,以掩护红四军大部队绕过宝林桥从上游偷渡永丰溪。4月17日下午,红四军大部队冒着暴雨强渡湍急的永丰溪,进抵十二岭、峰苍岭西南麓的南坪村一带。4月18日,红四军向十二岭、峰苍岭守敌发起进攻。由于十二岭、峰苍岭山势险峻,加上敌人事先早有防备,其火力十分猛烈,担任先锋的红一军团特务连数次组织冲锋都不能攻下,红军伤亡很大,进攻受地形限制一度受阻。毛泽东亲临前沿阵地察看后,运用“以正合、以奇胜”之法,立即派出奇兵,指令红三十一团当夜摸黑从官古村大水尪、石高头悬崖爬上五峰山。4月19日拂晓,红三十三团从坂溪和桓岭之间插过,迂回到天宝东面,截断敌人退路。占据五峰山的红三十一团居高临下,俯攻十二岭,山下的红军大部队又从尖山湖出击,上下夹攻,展开激战,死伤无数。据官古村老人回忆,深桥溪血流成河,最终全歼敌一四六旅。敌旅长王祖清眼看大势不妙急忙逃脱,副旅长魏振南被俘,293团团长陈启芳被击毙。在两面夹击之下,敌145旅溃退到靖城阳星地带,又被左权和苏进指挥的44师消灭了大部分,小部分敌军不顾正在暴涨的河水,纷纷跳河逃命,溺死者甚多。杨逢年化装后狼狈逃窜。张贞闻败讯,知大势已去,遂从前线退回城内,于当日晚引爆弹药库,慌忙带着残部向漳浦、云霄、诏安方向逃窜。驻守漳州之陈国辉两个营也逃之夭夭。红军在五峰山沉重打击了张贞占据天险守城的信心,为胜利攻克十二岭、夺取漳州战役最后胜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  史料佐证红军攻漳在华安境内有重要战斗

­  根据华安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史料,可以看出当时红军、国民党在有关史料记载中,均佐证红军攻漳在华安境内有重要战斗。

­  在《中央红军攻克漳州资料选编》(上)第33页中写道:十九日拂晓前线开始猛烈总攻风霜岭之线之阵地,并以十二岭为主攻目标……

­  在《福建党史资料》第三辑第217页中聂荣臻回忆《红军攻打漳州》写道:……我担任主攻部队红四军的先头十一师的配合下,向杨梅岭、十二岭、风霜岭(主峰均在华安境内)的敌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  国民党也对红军进入漳州经过也有记载。原题为《赤匪陷漳的经过》,刊于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日出版的《逸经》杂志第一集合订第二、第四期上,内容为:张师调了省防军陈旅的陈团来了。以陈团及四十九师教导营和一些民军为右路,守华安至浦南一带;四十九师王旅守天宝大山风霜岭一带中路……

­  这些史料是前几年华安申报原中央苏区县时收集到的,得到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的认可。2013年,华安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当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华安境内一些作为红军攻漳的主战场的村划入了邻近的南靖县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长泰四中16岁男孩4楼坠下多处骨折 高额手术费难倒家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