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长山水库古墓群现多角陶罐 系盛粮随葬物
2016-04-18 10:49 来源:龙文广电
0
前几天,我们栏目播出一条新闻,说的是龙文长山水库泄水后,库底出现庞大的墓葬群,根据考古人员探究,墓群只是普通民墓,暂无大的考古价值。不过,专家在墓群附近采集到一个多角陶罐,向世人再现了宋代的随葬风俗。
尽管在灯光的调试下,眼前这个陶罐仍旧略显粗糙,陶罐高约25厘米,器肩上有多个隆起的角状,肩至腹有四竖道壶嘴样突角,每道多角,规矩纵横成列。文博研究员陈立群告诉记者,这是宋代的一种随葬物品,称“多角谷仓”。
漳州文博研究员陈立群告诉记者:“平时叫多角瓶或者叫多嘴瓶,但是实际上它应该称为多角谷仓,是一种随葬品,就是作为古代葬俗里面一种专用的,就是里面装五谷的,就是陪葬,就是让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照样有五谷。”
专家表示,之所以在陶罐表面制造成多个角状,源于方言中“角”和“谷”谐音,多角就寓意着多谷,五谷丰盛的意思,这种随葬品在闽北浙南出土的最多。不过,按照文史记载,在宋代,随葬物品除了多角谷仓,应该还有另一个标配葬品。
陈立群研究员介绍到:“跟这个多角谷仓同时下葬的,还有另外一个,叫盘嘴罐,就是一个罐,上面这个口不像这样,那个口的脖子缩小了,上面一个像盘子一样的,那个叫酒库,是专门放酒的,因此两个合起来称为谷仓酒库。”
专家告诉记者,古代人心中有“侍死如侍生”的理念,希望人死后能够继续享受生时的一切,因此,古墓葬常出土谷仓、房屋、陶灶之类的生活用品。“多角谷仓”也称“多嘴谷仓”,多嘴说明有很多人,也寓意保佑生者多子多孙。
据了解,谷仓罐的母形是汉代的五联罐。这种五联罐在东吴、西晋时发展成为谷仓。唐五代时期演变为多角瓶,多角谷仓流行于宋代,明清以后逐渐衰微。目前,该陶罐暂由龙文区石刻博物馆收藏。
记者 林聪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