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王蒙在闽南师大开讲 真正的文学永葆青春
闽南网3月11日讯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这些意气风发的词句,出自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代表作《青春万岁》。3月10日下午,王蒙走进闽南师范大学开讲,主题为“永远的文学”,指出真正的文学永葆青春,具有长久性、超越性、审美性和陪伴性。现场人气爆满,座无虚席。听者表示演讲精彩,受益良多。
如今,虽年过80岁,但王蒙依然笔耕不辍,创作力旺盛。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2015年8月16日,王蒙凭借其作品《这边风景》获茅盾文学奖。他在长篇小说《闷与狂》里写道:“你可晓得,明年我将衰老?” 他说,人生百年,两眼一闭,万物皆休。“但文学比生命更长久,文学是万岁的。”
作家王蒙开讲,谈“永远的文学”
现场人气爆满,大家在认真听讲
“好文学是对青春岁月的留存”
18岁的王蒙有了初恋,第一次用文学的方式给女生写信,获得芳心。他说,“文学为恋爱做了准备,为爱情增加了美丽。”
1953年,王蒙19岁,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成为其进入文坛的代表作品。这篇小说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学生特有的青春美,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于一身。
虽然社会充斥着唱衰文学的声音,但王蒙认为,真正的文学不会消亡,将永葆青春。“文学可以保存美好难忘的东西,具有长久性,不会走样。”他说,好文学可以真切地了解社会现实,经得住时间的筛选,是对青春岁月的留存。经典文学,流传千古。他感动于《红楼梦》,作者虽然早已作古,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却永远年轻,焕发活力。
学生评演讲富有哲理幽默风趣
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受生活的启发,生活受文学的影响。”王蒙认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也是命名的过程,而文学作为一种符号,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教化人的性情。1941年,上小学二年级的王蒙,读到一句话“皎洁的月儿升起来了”。他说,“皎洁”二字,可以贴切地表达“月亮那明亮、干净却又不刺眼的光芒”。在以后的人生中,每当看到月亮,他都会想起这次奇妙的文学体验,感叹文字的魅力。
王蒙的演讲获得现场青年的点赞。就读闽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孟同学说,“演讲富有哲理,表达幽默风趣。听完王蒙老师的演讲,对自己的专业更加热爱、更有信心,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同时,来自法学与公共管理专业的张同学表示,这次演讲让她切身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够提高文学修养。(闽南网漳州频道 黎秀金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