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动车上被行李砸成脑震荡 漳州医生奔去急救
我赶到4号车厢,向列车员表明身份。只见旁边座位上,一个20多岁的阳光小伙捂着额头,一脸难受,不停地叫着头痛。诊断发现,受伤小伙额头浮肿,有挫伤,但四肢、脖子都可以正常活动。
听列车员说,动车出发后,小伙座位上的行李架上,有一位旅客的行李包没放稳,刹车时,行李包滑落,正好砸中小伙的额头。
我马上让列车员、列车长安排了一块空置地带,让小伙躺平,利用车上的简易药箱,给小伙受伤的额头消毒、冷敷和涂外伤药等,“安排空置地带是为了让病人有一个空气较流通的环境,躺平主要是怕他恶心、呕吐、有异物卡住,造成呼吸困难,冷敷主要是帮其消肿,如果其有颅内出血,也可延缓出血”。
由于车上医疗条件有限,在观察评估病情后,方文革建议,下一站联系地面急救人员,把小伙就近送医拍个CT检查,看是否颅内出血。
一边安慰小伙,一边向他解释一些医学常识,让他渐渐镇定下来,还给乘务员留下了电话。
本来可以返回自己车厢的,但并没有走太远,在5号车厢跟另一个乘客换了一个位置。而一听说是刚刚救人的医生,那位乘客二话不说,马上和我换了座位。“还是担心小伙有意外,我离得近点,要是出了事也能及时救治”。
其间,又两次返回4号车厢,查看小伙的病情。事后,列车员向我反馈,小伙已经在就近的站台下车,并及时送医检查,医生拍片完后称,小伙颅内并无出血,只是轻微脑震荡而已,“跟我判断的基本一致”。
【后续】
回到漳州后,方文革天天不是忙着在急诊室出诊,就是到各单位、基层宣讲急救常识。而救人的事,早成了过去的日常片段。
昨天上午,杭州客运段高铁二队工作人员来到漳州市医院办公室,特地送来一封感谢信,感谢方文革在动车上热心救人的义举。他却直摆手,连呼小事而已,“听到呼救,不论大事小事,我是一个医生,总要过去看一下,用我学到的东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会总需要一些正能量,不是吗?”(海都报记者 陈青松 白志强 通讯员 陈日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